• 83阅读
  • 0回复

医护情暖患者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2
第7版(国际)
专栏:

  医护情暖患者心
本报记者李文政
记者最近采访了伦敦艾滋病护理中心,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听到了发生在那里的动人的故事。
病人的感受如何,是医院服务水准的最有权威的评定。
经过血液化验,伦敦的凯利先生患有绝症——艾滋病。他觉得自己成了被生活抛弃的人,陷入绝望。伦敦艾滋病护理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给他寄去该中心的有关介绍材料,希望他到该中心接受医疗护理。这吸引了他:该中心是英国乃至欧洲的第一家艾滋病专门护理中心,所有医护人员都经过了治疗护理艾滋病病人的专门训练。该中心属于米德维医院的一部分。米德维医院有百年以上历史,是英国著名护士南丁格尔协助建立的。
凯利住进护理中心,依然有世界末日的感觉,但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逐渐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医生在病人健康允许的情况下,允许病人独自外出采购、看戏、游玩,如病人要求,还可派护理人员陪同,也可派车接送。中心的护理人员一天24小时值班,了解病人的痛苦和需要。
在伦敦艾滋病护理中心,病人一般可以入院两周,情况稳定,即回家疗养。情况有变,再返回护理中心。
一位艾滋病晚期患者说:“护理中心给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这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人能给予另一个人的最可宝贵的礼物。”这位患者最后的话,是对护理中心医护人员工作的赞誉。伦敦艾滋病护理中心的护士长吉尔和护士雷切尔告诉记者,她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它是新兴学科,它充满挑战;她们最大的满足是看到病人脸上露出笑容;她们最大的沮丧,是看到年仅几岁的孩童被艾滋病魔夺去生命。她们说,现在英国每天平均有5人患艾滋病,而英国艾滋病患者和BTV呈阳性反应的人总数已达15万人。分担艾滋病患者的痛苦,是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
伦敦艾滋病护理中心建立7年来,每年接受500名病人。这里有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该中心制订的“病人宪章”,对中心工作提出了10条具体可行的要求:对所有病人,不论种族、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要给予同样热情接待;任何医疗措施都要向病人解释,并要征得病人同意,说明利弊和可能出现的结果;任何病人都要有专门医生负责,在病人要求下,或病情需要,要组织多学科会诊……医院的领导既负责考核监督,也身体力行。现任该中心执行总裁斯姆斯女士,曾是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护士,她十分注意临床实践,经常到病房与医护人员、患者接触,了解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她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医学界第一部艾滋病护理学专著。她说过,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首要目标。正是这种一切为病人着想的精神,创造了伦敦艾滋病护理中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