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公仆之歌——记天津市马场街道党委书记宋玉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2
第5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公仆之歌
——记天津市马场街道党委书记宋玉璞
本报记者贾昭全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道党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名叫宋玉璞,可有人偏偏叫他“宋公仆”。是玩笑吗?不是。宋玉璞不仅是名真正的人民公仆,而且还是中央组织部向全国推荐的百名“人民好公仆”之一。
今年55岁的宋玉璞,是1987年服从组织安排从区机关调到马场街道办事处担任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主任的。
宋玉璞深知,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否则,自己一定要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他用几天时间,跑遍全街15个厂点,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然后确定了“面向市场找出路,增加投入高产出,依靠科技求发展,抓住效益要速度”的工作思路。
根据这个思路,宋玉璞几经周折,几番论证,决定生产太空棉。太空棉是一种特殊的保温材料,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一个街道工厂要上这个新产品谈何容易。有股“不到长城非好汉”劲头的宋玉璞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没有技术,他访贤求能,请来行家里手;没有资金,他东奔西跑,去借,去贷;厂房不够,他领着大伙连夜赶晚地修。一个月下来,宋玉璞病倒了,住进了医院。但是,听说原答应转让生产太空棉所需镀膜涂料技术的人将转让费一下从30万元猛增到100万元时,宋玉璞拔下身上的输液针头就赶回厂里。他鼓励大家说:“后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只能背水一战,就是豁出命,也要把太空棉搞出来!”他带病同请来的科技人员在实验室奋战了三天三夜,硬是研制出了所需的涂料。厂子建起来了,设备调试,一次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倍受欢迎,当年创利200万元!
有人说,街道企业拾遗补缺,修修补补,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宋玉璞则认为,只要抓住机遇,街道企业也大有可为。他谈了这样两件事:
1991年初,已是街道办事处主任的宋玉璞到市里参加一个经济工作会议。会上,一位副市长关于“今年可以考虑在各区让有条件的街道办一个信用社”的话,使宋玉璞暗自惊喜。他想,办信用社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吗?有了信用社,既可融通资金,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解决街道贷款难的问题。机不可失。一散会,他就向市人民银行打了申办信用社的招呼;一回到街道就立即同街道其他领导一起商定,并马不停蹄地为筹建信用社的事奔跑。为了聘请一位“老银行”,宋玉璞先后7次派人去请,最后他又亲自出马,在一个晚上冒着滂沱大雨登门求贤。看着浑身湿透的宋玉璞,老人感动地说:“凭着你们这种精神,这个忙我帮定了。”有志者,事竟成。马场街道战胜诸多竞争对手,办起了天马城市信用社。几年来,这家信用社年均创利600万元,还为本街道累计贷款1.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马场街道的经济发展。
另一件事是:1992年北京因申报承办奥运会等原因,急需扩大汽车出租业。宋玉璞得知这一信息后,他立即派人调查研究,然后果断拍板:投放100辆轿车,与北京两家企业办起了两家出租汽车公司。100辆汽车平均每年为马场街道创利480万元!
就这样,宋玉璞带领马场街道的干部群众努力发展经济。现在,马场街道共拥有大小企业107家,其中年创利在100万元以上的40家,并组建了天马企业集团公司,形成了以金融为龙头,工业为基础,科贸、房地产为依托的规模经营。
宋玉璞说:“赚钱不是目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马场街有24位孤寡老人。宋玉璞拨款为他们建起了座颐寿园。在颐寿园,老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听广播,看电视,其乐融融。为了改善马场街居民的居住条件,宋玉璞决定以街道为主改造危陋平房,现已建成4.8万平方米的新住宅小区,使540户居民住进了新居。宋玉璞说,这件好事要一直办下去,直到把最后一间危陋平房搬掉。辖区宾友路下水道年久失修,平时污水外溢,雨天积水成河。宋玉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他的倡议下,街道自筹资金85万元,重新铺设了下水管道,群众无不称好。他还组织了全市第一个街道环卫专业队,使辖区环境卫生大改观。他积极为辖区学校解决困难,创办了全市第一家街道与学校联办的“天马实验小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