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汽车与三大“公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3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

  汽车与三大“公害”
赵晟
城乡差别的缩小,首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其中轿车对缩小城乡差别有直接影响。
资本主义兴盛带来城市化。城市化使人口密集,增加了行路难。马车、自行车曾是城市化初期的行路工具,以后轿车应运而生。初期轿车行驶在城市的石子路上,和马车、自行车竞争时,曾被比喻为“杀人的怪物”,甚至有些城市通过法令强制要求在轿车前有人打旗开路。但是,正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轿车在强烈和长期的反对声中,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商品、支柱产业。
发展轿车工业要解决轿车带来的三大“公害”,即交通堵塞、交通安全和大气污染。
堵塞,早在马车、自行车时代,城市交通堵塞就很严重。但轿车速度高、交通流量大,路远堵塞就会更为严重。
修路是解决堵塞的前提。但修的路仍然是跨世纪的交通工具同行杂行,则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立交桥和高速公路等为此应运而生、而发展。高速公路实质上是封闭的单行专用道路。在美国,即使是轿车,车速低于每小时55英里也不准上高速公路行驶。高速公路不仅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相互的通畅大道,而且也是理顺城市本身交通血脉流畅的主要管路。
分流是解决堵塞的重要前提。地铁、自动人行道、公共汽电车等的发达都不同程度地缓解堵塞的程度。但更为重要的是,从强化制度和提高社会整体素质来缓解交通堵塞。在国外一些地区,很少见到行驶车辆抛锚道中。一方面车辆质检严格,每年都有指定的强制检测和保养;另一方面设有专门的排障措施和制度。一旦有车辆事故发生,十几分钟内分清是非,道路畅通。
轿车是城市的一项重要污染源。从60年代开始,轿车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革,发动机受到严格的空气燃料混合比的控制和进气、点火系统及燃烧室等多方面的改进,燃烧更加完全和干净。电子控制的废气净化系统,成为现代化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废气排放法规,例如美国加州政府和日本政府先后通过的法规,都十分严格地控制轿车的有害成分。
这些法规日益严格,促进了轿车技术改革,要求在本世纪内轿车要达到零污染,要成为完全干净无害的轿车。相比之下,我国长期没有制定汽车排放废气的法规,开始制定后也只控制少量一氧化碳,甚至允许某些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在国内装配时不装废气净化系统,这是值得总结改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