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审计监督的三个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4
第9版(理论)
专栏:

  审计监督的三个作用
郭振乾
审计是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一种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审计监督的作用愈加重要和明显。
为宏观调控服务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新型体制。审计监督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审计监督是保证宏观调控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措施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或突出矛盾,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地方、部门、单位又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认识跟不上、贯彻不得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阳奉阴违、明知故犯乃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顶着不办”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审计机关的职责就是通过对中央各经济管理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的审计、监督、检查,促使它们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
其次,审计监督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监测和预警作用。由于审计机关掌握着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财务“家底”,所以它可以通过检查经济效益和财政、财务收支状况的变化,及时向中央和有关部门报告国民经济的运行是否正常,问题出现在哪里,严重到什么程度,怎样“对症下药”等等。例如,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发现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效益高低与否,必要时发出警报;开展金融审计,就可以从总体上掌握资金流量、流向及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
第三,审计监督还可以通过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反馈和后评估,不断提高政策的科学性、指导性,从而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服务。宏观调控体系需要一个灵敏而又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用来检查、校正和完善决策指令。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后,需要对执行结果与措施本身是否完善加以检测和评估,并将发现的正反两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使决策者能够对改革措施本身加以修正和完善,再继续进一步落实。在这个过程中,审计监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相对独立和超脱的地位,发挥了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和经济运行的效果的优势,进行监督和检测工作。所有改革措施的最终成效,都可以通过经济单位的财务状况得到具体和明确的体现。通过及时反馈信息,审计监督可以对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后评估,为党和政府作出宏观决策起参谋和助手作用。
维护经济秩序
经济秩序即经济运行规则。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它的重要特征。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有效地利用价值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如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自发方式,经过多次反复实现的,往往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代价;市场不能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正,以及对垄断性经营的调节有较大的局限等。同时,在竞争机制的推动下,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国家利益,盲目投资、乱上项目,乱涨价、乱收费,侵蚀国有资产、偷税漏税,弄虚作假、制售各种假冒伪劣商品等,造成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因此,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和抑制市场经济的不足及消极因素,强化包括审计在内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经济领域中的犯罪问题时曾经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在揭露查处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我国《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权威和独立性,决定了审计监督在保障国家财政经济正常运行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具有其他执法监督部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当前,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审计监督,维护经济秩序,应着重从监督政府权力和规范企业行为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开展财政、金融、投资等审计,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运用,促使其合法合规,保证政府有关部门严格按计划和预算办事,减少损失浪费;另一方面严格监督企业事业组织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确保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促进廉政建设
克服消极腐败现象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有效地遏制和惩治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问题,除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和制约,使这项工作法制化、经常化。
当前腐败现象的最大特点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这些问题往往能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反映出来。审计监督涉及各行各业,凡是与国有资产有关的部门和单位,都要依法接受审计,因此容易发现问题。审计机关要适应反腐败形势的需要,发挥精于查帐的特长,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审计监督,重点检查掌握钱和物的部门和单位,揭露查处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防范和惩治腐败,促进廉政建设。
目前,审计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要起到两个重要作用:第一,及时发现问题。审计监督是经常性的,不是出现问题后才检查,而是依法定期进行审计,发现问题比较及时。审计机关要加大执法力度,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缜密地进行查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效地揭露腐败分子。第二,积极参与和配合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办案。最近审计署参加对北京市王宝森等人犯罪事实的查证,就是这一工作的体现。今后,审计机关还要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合作的办法,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