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南京街头解忧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6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都市一瞥

  南京街头解忧亭
本报记者龚永泉
南京市云南路西桥路口,有一座小活动房,房门上书“解忧亭”三个大字,两旁的对联为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活动房的山墙上,详细写着免费服务项目,计有问路、借气筒、修理家电、财会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十几项。
亭主叫戴华国,今年五十岁,是位病退工人。退休后,他常与一群退休老工人打牌下棋,日子长了,感到很是乏味。他同几位老人商量,将各人的职业特长奉献出来,为附近居民排除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用我们的夕阳余光,给社会再添一分光明”,得到一致赞同。老人们轮流来解忧亭值班,处理指路、借气筒、售邮票等事项,碰到修理家电等当场解决不了的事项,就登记下来,再派有专长的老人登门免费服务。记者翻看了预约登记簿,居民的要求真是多种多样,有的要求修理热水器、收音机,有的要求介绍保姆,有的要求安装晒衣铁架……“只要居民们有需要,信得过我们,我们都乐意去干,不求经济报酬,只求精神愉快。”戴华国说。
解忧亭也偶有不愉快之时。戴华国告诉记者:“有个别小青年问路开口竟是一个‘哎’字,每碰上这样的主儿,我就把路指得格外详细,然后就毫不客气地说上几句,我认为这也是在为社会做好事,净化社会风气嘛!”目前,参加解忧亭服务的老人已有二十多人,不再仅仅是退休老工人,还有退休的医生、法官、大学教师,他们都给戴华国留下了电话号码:“拨个电话,召唤即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