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从大型轧钢厂来看发展重工业的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14
第2版()
专栏:

从大型轧钢厂来看发展重工业的意义
孙英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首先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一定要首先发展重工业?鞍钢大型轧钢厂的建成和它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从大型轧钢厂的主要产品来看:
大型轧钢厂能轧制钢轨,它的产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能够满足全国新修铁路线的需要,全国修筑铁路新线的计划,因而有了重要的保证。
大家都知道,修铁路,是建设工业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条件,它的运输力大,运输成本低。没有铁路,地下埋藏的丰富的矿产,不能大规模开采,就是开采了,也不能大量运出来。没有铁路,大型的机器就不能运去;像大型轧钢厂,光是机器设备就有一万几千吨重,大的部件一个就有好几十吨,没有铁路的地方,要建立现代化的工厂,根本不可能。没有铁路,就是物产再丰富,也不能大量外销,工业品也没法运销到内地农村去。修了铁路,就会很快改变这种种情况。西北的天兰路通车一年,就运输了二百多万吨货物。这些货物,如果用一千辆汽车,从西安运到兰州,要二十几年才运得完。经过天兰路运进西北地区的货物中,大部分都是钢铁制品、水泥、木材和建筑材料,对于发展甘肃省的工业有很大的作用,现在兰州市已建立起一座完全机械化的毛织厂。四川省的成渝铁路通车以后,隆昌县的义大煤矿,不但把积压十多年的煤都运销出去,而且还扩大了生产一倍以上。成渝铁路也把大批工业品、新式农具、化学肥料和日用品运到农村去,工农业产品的差价因而缩小。川西农民过去卖十五斤烟叶才能买到一个竹壳热水瓶,现在只要六斤就成了;简阳县农民从前要卖二十斤大米才能买一尺布,现在只要五斤大米就够了。铁路这样重要,要修铁路,就得有钢轨。现在苏联帮助我国建成了大型轧钢厂,从此,我国就能够大量自造钢轨,再用不着到国外去买了。
大型轧钢厂还能轧制各种大型钢材,角钢、槽钢、工字钢和其他种类的。这种大型钢材,是工业建设中不能缺少的建筑材料。任何一个现代化工厂的厂房,铁路桥梁,拖拉机和巨大机器的机架机座,都需用大型钢材。我们走进大型轧钢厂的厂房,都会感觉到厂房建筑的高大,也能看到一、二十公尺长的大吊车,沿着房梁来往奔驰。什么材料能够支持起几千吨重的钢铁和建筑材料,那就是用大型钢材构造的巨大钢柱、钢梁,就是抬头可见的密密层层的钢架,这些钢柱、钢梁和钢架,都是由金属结构工人把大型、中型的三角钢、槽钢和工字钢焊结而成的。只有这样的厂房结构,才能经得住全部机器开动起来所发出的巨大震动,才能支持得住几十吨重的大吊车沿着钢梁平稳地开来开去。可是,过去我国不能轧制大型钢材,要用它,都得到国外订货。现在,我们要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很多重要工程都需用大型钢材,单是苏联准备帮助我们设计和建设的就有一百四十一项巨大工程,这些大工程,那一个也离不开大型钢材。现在,苏联帮助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里,就建成了大型轧钢厂,使我国能以自己解决主要部分的大型钢材,为我们建设独立的工业创造了一个必备的条件。从此,我们可以按照我国建设的需要,来生产大型钢材,不用完全依赖国外订货,并且能够腾出大量外汇,使用到其他更重要的建设上去。
大型轧钢厂还可以出产无缝钢管管胚,轮船和兵舰的龙骨。这些产品对于建设工业和加强国防都是不可少的。
大型轧钢厂的建成,对于改变我国钢铁工业的面貌,还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我国钢铁工业,也和其他重工业一样,过去是很落后的,并且不能独立的,绝大部分的厂矿是在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开铁矿,办冶炼工厂,它的目的,是在掠夺我国的钢铁,发展它们自己的工业,转过来,用来加深对我国的侵略。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造成我国过去钢铁工业上的半殖民地性质,铁矿开采量超过炼铁量,炼铁量超过炼钢量,炼钢量又超过轧钢量。换句话说,就是我国炼铁的高炉少,没有能力把开采出来的铁矿石都炼成铁;炼钢的平炉少,不能把自己出的铁都炼成钢;轧钢的设备更少,不能把钢锭钢胚轧成有用的钢材。我国出的铁砂,出的铁,制成的钢锭钢胚,自己不能轧成有用之材,供给我国工业建设,却多被帝国主义运走了。我国要用的时候,反要向帝国主义出大价钱去买,还不一定能买到;帝国主义是不让我国发展工业的。
为了发展工业,我们就要改变旧中国时代工业上的半殖民地性的不合理状态,改变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努力建设自己独立的工业。在钢铁工业方面来说,要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平衡我国采矿、炼铁、炼钢和轧钢的能力。鞍山钢铁公司几年来,进行了有计划的恢复、扩建和新建的工程。修复高炉,并把有些高炉改建成自动化的,不断提高了炼铁的能力;修复和改建平炉,不断提高了炼钢能力;建立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提高了轧钢的能力。从此,鞍山钢铁公司,不但能轧制中型和小型的钢材,并且能够轧制大型钢材,更全面地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支援全国进行工业建设的基地。
现在就不难明白,大型轧钢厂是一个为我国发展工业、巩固国防所必不可少的工厂。像这样的工厂,对于我国实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有决定意义的,是给我国工业化打基础的工业。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首先必须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就是指的要建设这一类的工厂。那就是苏联政府决定到一九五九年为止,将要帮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但是,要建设这样的工厂,是十分艰巨的。大型轧钢厂的建成,是离不开苏联的全面的无私的援助的,从设计、供应设备、指导建筑、安装和开工运转,一直到新产品的试制。为了帮助我国建设这座工厂,苏联政府动员了成千的优秀设计人员,帮助我们进行设计;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城市三十多个工厂,为我们制造设备,并且按时把这些头等质量的设备,供给我们;又选派来第一流的专家,设计、地质勘察、建筑、电气安装、机械安装、电气调整和轧钢等等专家前来我国,具体指导我们进行建设大型轧钢厂的准备、施工、安装和生产工作。建设这个巨大工程的许多精密机器和先进技术,是我们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从来没有见过、没有听说过的。参加两厂建设的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离开苏联专家,我们就会碰到许多克服不了的困难。
大型轧钢厂也是参加建设的全体职工劳动和智慧的伟大成果。全体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地向苏联学习,坚决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了高度的劳动热忱,学习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把劳动的创造性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克服了建设中的一切困难。让我们举些例子来看一看。
还在准备施工的阶段,苏联专家就老早提出,施工要机械化和工厂化。为了保证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两大工程,必须建设一些附属工厂,木模厂、钢筋厂、混凝土搅拌厂等等。但是,当时,我们还没有认识附属工厂的必要性,还用老眼光来对待新工程。有些人对于施工机械化工厂化并不积极,比如说,建立混凝土搅拌厂吧,他们在想着:搅拌混凝土,值得专门建立一个工厂吗?那样,搅拌出来的混凝土,还得来回运输,多浪费啊!一个工地上,多分配上几台混凝土搅拌机,不就行了。苏联专家反复对我们的干部说明施工机械化工厂化的必要性,积极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进行设计,建立起了混凝土搅拌厂。直到大型轧钢厂工地工程全部展开以后,混凝土搅拌工厂的重要性,就十分清楚了。要是没有这个工厂,就不可能按着进度在六个月内供给了两大工程八万立方公尺的混凝土。要是没有这座工厂,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再高,也不可能用手工业的方式,迅速完成这样巨大的混凝土浇灌工程。有了这样的工厂,才给工人创造了条件,起初,只有很少人能掌握混凝土搅拌工厂的机器,搅拌厂开工后,很快就培养出四十二个第一批熟练工人,过了几个月,就培养出二百多名熟练工人。原来全厂一个配料工人也没有,后来培养出一百多人能够掌握配料工作。机械化设备,加上工人为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熟练的技术和忘我劳动的精神,他们创造出劳动的奇迹。去年在严寒的冬季里施工,三天里完成了浇灌三千三百立方公尺混凝土的任务,完成了全厂最大的十一号基础,并且保证了质量。
施工要开始了,按照图纸的布置,准备开始在工厂的地面上动工。在四、五万平方公尺的厂房面积上,将来要安装上一万几千吨的机器设备,都是用电气操纵。光是安机器的基础就有大大小小好几百个,施工时又不能从东头到西头,一个机器一个机器、一个基础一个基础的挨着动工,需要按照准确的测量,进行地下、地面和空中的平行施工。单说挖基础,每个基础是一台机器的底座,它不简单是一块实心的钢筋混凝土,里边有各种管道,互相衔接;大的基础里还有“地下室”(有的机器,一部分是安装在地面以下的),许多基础,同时施工,要不测量准确,就会对不上头,或者挤到一起去了,造成大返工。所以在测量的时候,首先要找出全厂的一个基点,从这一点出发,定下南北、东西两根垂直的母线,才能够精确地测定每一个基础的位置。我们坐在办公室上想起来,这该是多么简单的事。可是,实际上这个测量工作,却成为一个时期里开工的重大关键问题。测量了好几次,都对不上头,基点和母线第一次测量好了,第二次又找不准了。起初在基点上打个木桩,可是,乱纷纷的工地上,人来人往,不知谁走过来,或者是什么建筑材料运过来,就把它碰歪了,压倒了。后来,想了个死办法,在基点周围灌上一吨重的一块混凝土,中间安上一根铁桩子,这样应该没有问题了吧。那知道下了大雨,四周的土松了,基点又歪了。经过多次的教训,我们的测量工作者,才找到了窍门,解决了这个难题。
安装一万几千吨极其精密的机器,更是一件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全厂四个生产工段,一组一组的机器,都是用传送辊道紧连起来,因此安装的要求十分严格。所有机器的中心线和标高,不能有毫厘之差。如果中心线的误差超过一公厘,那么,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就对不上头;如果标高差了半公厘,前后机器高低不一样,在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机器转得那么快,钢料送得那么急,就会出事故,就会缩短机器寿命。可是有些工程技术人员,起初看到苏联设计图纸上,要求那样严格,根据他们的老看法,认为是过分的要求;那么严格,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是难怪的,因为在中国,还没有人见过这样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工厂,当然,也很难理解技术上这样要求严格的道理。可是,成千成百的部件和零件,装配起来的机器,十分复杂和精密,谁要是粗枝大叶一些,就会造成返工,就会使机器开不动。
上面这些例子,就已经足够说明了,为了建设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工程,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的技术力量,还差得很远,我们不能贪多,要在重点建设中逐步培养起我们的建设队伍和力量才能适应国家有计划的建设的需要,在日益扩大的规模上,建设一批一批现代化的大工厂。
大型轧钢厂浩大的工程和技术上的复杂性,不仅要求直接参加建设的人们艰苦奋斗,并且有赖于全国的支援。干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要求全国支援;我国能够自制的许多机器和材料,要求全国支援。在这一方面,全国人民和各兄弟工厂,认识到重点工程对于国家前途、人民幸福的意义,忍受和克服了自己的困难,尽量满足鞍山建设的要求。从一九五二年四月起,全国有四十八个省和市,给鞍山输送去大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大学、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光是从东北各地抽调的党员和团员就有两千以上;全国各大城市的机器制造业,很多都接受了鞍山钢铁公司的订货,共有七十六个企业单位为两厂制造机器设备、仪器、建筑材料和燃料,其中,有很多器材,是过去没有制作过的。沈阳、旅大各地调拨去了大批汽车,加强鞍钢的运输力量,铁路局保证运往鞍钢的材料不积压;贸易部门和合作社保证供应鞍山职工的粮食和日用品,市郊农民多种蔬菜,供给工人的副食品。问题很清楚,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要建设像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的这样工程,决不是一个鞍山钢铁公司的力量,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而是要求全国人民,全力以赴。
大型轧钢厂的建成清楚地教育了我们:建设重工业,需要巨大的技术力量,更需要巨额的资金。为了逐步建立起这些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所必需的重点工厂,我们全国人民必须艰苦奋斗,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积累建设资金,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保证按照计划全部完成苏联政府决定帮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一百四十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建设。
大型轧钢厂的建成也告诉了我们:在建设中,我们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是,我们只要能够照着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示的方针和政策,在苏联伟大的帮助之下,全国人民和全国工人阶级,诚心诚意地学习苏联,发挥工人阶级忘我的劳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培养起我们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干部,建设起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工厂,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