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阅读
  • 0回复

铁路小站排头兵——记全国铁路先进基层党组织谢集车站党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3
第7版(党的生活)
专栏:

  铁路小站排头兵
——记全国铁路先进基层党组织谢集车站党支部
李大勇庞金海
在全国铁路5730个沿线小站中,有个鲜为人知的车站——郑铁分局开封车务段谢集车站。
谢集车站很小,这里每天只有一对管内慢车停靠。然而它的成绩却很大。十多年来,这个只有60多名职工的四等小站先后荣获6块省、部级奖牌和9尊郑州铁路局颁发的金杯,并被铁道部命名为全国铁路先进中间站,站长成洪昌今年“五一”从这个偏僻的小站走上了全国劳动模范的颁奖台。
走进谢集车站,仿佛走进绿染的世界。一排排棕榈树、龙爪槐婆娑起舞;一株株广玉兰、雪松清翠欲滴。月台四周,绿草如茵,花木扶疏。
198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车站事故不断,人心涣散,站容混乱,站舍长年失修,职工业余生活枯燥乏味,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年干,二年盼,三年闹着要离站。”
留人先留心,留心先建“家”。1982年3月,调整后的车站党支部把为职工创建优美文明的生产环境作为“治乱”的第一步。党支部组织休班党员和职工义务卸车,修旧利废,自筹资金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带领职工义务奉献4000多个劳动日,装修了全站的站舍房屋,为信号楼、行车室安装了空调、土暖气,为扳道房接通了自来水,还在车站周围开挖了鱼塘,圈起了菜园子,办起了养猪场。
小站一天比一天俊俏、美丽。此时,谢集车站党支部订出了更高的工作目标:让每一个职工的心灵比春天还美。
多年来,他们坚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铁路、爱岗位的“五爱”教育职工,用“树主人意识,尽主人职责,创主人业绩”的“谢集精神”引导职工,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
在谢集车站,农忙季节,车站党支部便有组织地为家在农村的“一头沉”职工帮种帮收;只要是下雪天,无论是当班职工或是休班职工,就连退休工人和家属也会主动到车站监护道岔,清扫积雪。这里的楼道一尘不染,站台上见不到烟蒂纸屑,全站却没有一个清洁工。在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为集体奉献热量,人人也都从集体中分享温暖。
一次,露天放在车站的山东曹县粮食局2000多吨小麦正要装车时,忽然乌云密布,暴雨袭来,货主急得团团转。这时,车站党支部一声呼唤,全站100多名职工家属全部赶到货场,七手八脚,仅用20分钟时间就将全部小麦置于防雨掩体下。货主看到这个场面,激动得眼睛湿润了。
在谢集车站,具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是车站党支部对每个党员和职工的起码要求。站长成洪昌是全站公认的业务尖子,只要与行车业务沾边的工作,他样样精通;与车站五大工种岗位有关的细则,他条条会背。职工们练业务常年不松劲。他们曾连续5年夺得开封车务段业务技术比赛第一名,连续3年获分局技术比武团体冠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