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熊猫故乡宝兴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3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熊猫故乡宝兴行
本报记者罗茂城
不久前,记者冒雨驱车穿越泥泞崎岖的山林小路,好不容易来到大熊猫的故乡——四川省宝兴县。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沿,夹金山下。全县群山覆盖,山高林密,飞瀑成帘,竹林茂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大熊猫生长的乐土。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熊猫是宝兴籍贯
谈起憨态可掬、形象乖巧、动作滑稽的大熊猫,宝兴人无不喜形于色,引以为荣。他们说,宝兴大熊猫发现最早、储量最丰、体形最美、向国家输送最多。就连“大熊猫”名称的由来,也与宝兴密切相关。
大熊猫古称貔貅,民间又称黑白熊,食铁兽。它是一种历经数百万年大自然浩劫存活下来的动物“遗老”,有“活化石”之称。“大熊猫”的称谓,产生于近代。1869年,在穆坪(即今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供职的法国神甫戴维,在一土司家中发现一张黑白相间的熊皮,大为惊喜。他在3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这张皮非常奇特,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不久,猎人们给他送来一只活体大熊猫。他本想把大熊猫带回法国,但不幸死于途中,只好制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该馆展出以后,轰动了整个巴黎。该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把它命名为“大熊猫”。从此,大熊猫名字便响遍全球,成为男女老少心目中吉祥如意的珍宝。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仅有大熊猫上千只,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部以及陕西、甘肃、青海与四川交界的崇山峻岭中。而宝兴境内,就有300多只,约占总数的1/3。解放以来,宝兴已向国家输送大熊猫115只,其中有16只作为国礼,馈赠给美、英、法、日、德、朝、墨西哥等国,占国礼熊猫总数的2/3。
在宝兴,有一个占地60万亩的我国最大的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农民以国家利益为重,扶老携幼,迁出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以确保封山育林,给大熊猫一个安全、舒适的聚居地。据了解,在这个保护区内,有60余只大熊猫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大熊猫不喜欢群居,每只独占一方领土,不容别个侵犯;除非发情期,否则不相往来。大熊猫的食物较单调,外加没有胃,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它必须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大嚼大咽,以吸取起码的营养。此外,大熊猫抗病能力也较弱,很容易得肠炎和肺炎。以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大熊猫不容易大量繁殖,大熊猫恐怕将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
    发现病饿大熊猫,飞车送往县医院
到宝兴当晚,雨仍然下个不停。刚睡不久,宝兴县委办公室主任杨明江打来电话:夹金山下的硗碛藏族自治乡半山腰发现了一只病饿大熊猫。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冒雨向夹金山进发。
路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大本营——硗碛。该乡乡长徐天成(藏族)告诉我们,保护区的几个人天不亮就带着铁笼上山去了,现在可能快回来了,要我们等着。
据介绍,病饿大熊猫出事地点离乡政府还有10公里,下车后还要爬两个小时的山。大熊猫是昨天由牧民杨青宗、张银书放牧返家途中发现的。当时他们发现大熊猫已走不动了,周围一片箭竹林已经啃光,若不被发现,必死无疑。
“大熊猫拉回来了!”人们一阵惊喜,只见这只50多公斤重的大熊猫瘦骨嶙峋、双眼下垂,已濒临死亡。
“马上送县医院抢救!”为不耽误病情,抢救人员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立即驱车护送大熊猫到县医院打针、输液。
第二天我询问大熊猫病情如何,负责此事的同志高兴地说:“已脱离危险了。它可能得了严重的肠炎和肺炎。过两天准备把它送到蜂桶寨保护区进一步治病疗养去。”
    备好丰盛家宴,夜候熊猫光临
宝兴人民,不论男女老少,对大熊猫都有极强的保护意识。记者在宝兴采访,听到许多山民保护、抢救大熊猫的故事。有的人怕惊扰、伤害熊猫,不惜杀掉自己的猎狗;有的为了欢迎熊猫的光临,特备丰盛的“晚宴”。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发现病饿大熊猫,都要千方百计报案抢救。
在冷箭竹大量死亡的时候,宝兴县盐井乡快乐沟农民王全安家里深夜突然来了一只觅食的大熊猫。它在厨房里转了老半天没找到食物,生气似地把锅盖啃了一个大缺口。第二天王全安特地煮了一锅白糖玉米糊,烧了几斤猪骨头,专候这只饥饿的大熊猫再次光临。不出所料,晚上大熊猫尽情地饱餐了一顿,才恋恋不舍地慢慢离去。王全安一连如此“宴请”了9次。从此,这只大熊猫每年都要光顾他家,成了特殊的“嘉宾”。
1989年,小学生兰卡贡放学回家,在路边发现了一只病饿大熊猫,他顾不得回家吃饭,一口气跑了15公里,到乡政府报案。由于抢救及时,使这一取名“欢欢”的大熊猫很快恢复了健康。后“出使”日本,产下两仔,很受日本人民宠爱。
1993年8月,藏民肖成华、兰卡布上山采药回家途中,在路边发现一只约2公斤的病饿熊猫。这样小的熊猫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若没有母亲的照顾,很难存活。他们立即把它带回乡政府,给它打针吃药,又煮糖稀饭一口一口地喂。这只取名硗远的大熊猫现在愉快地生活在蜂桶寨保护区,已长到30多公斤了,十分逗人喜爱。
据统计,从1983年大熊猫的主食——冷箭竹大量开花死亡以来,宝兴人民先后抢救病饿大熊猫33只,为拯救这种濒危动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附图片)
题图:多可爱的大熊猫。吕坚摄
上图:这个可怜的“孩子”生了重病,为送它上医院,当地人抬着它趟过急流。高华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