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阅读
  • 0回复

燕园洋溢“书卷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1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校园生活

  燕园洋溢“书卷气”
本报记者卢新宁
我是带着一个近乎沉重的命题踏进北京大学校园的,那时一场细细密密的冬雨正飘飘洒洒浸润着燕园枝叶上最后的绿意。“现在的大学文化气氛淡薄,学生书卷气太少”,在两天的采访中,这个近年来常被人提及的忧虑被眼前面对的事实,挤出脑海。站在北大色彩斑斓的学术讲座广告栏前,坐到再无虚席的电教报告厅内,穿行在偌大的校园里,我感到一种模糊的激动。
    鱼和熊掌的选择
这是1994年12月一个极冷的日子,而中午的北大广告栏前仍是人头攒动。从禅学社的“佛教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到“北大研究生看中国系列讲座”;从英语俱乐部的英语诗歌翻译研讨会,到藏学社的“格萨尔史诗及英雄模式”,今天的讲座不下五个,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也许会左右为难。
在团委社团部,记者作了一个统计,从10月28日到11月28日一个月的时间里,北大共有30次讲座,社团部同学却告诉我,这个月正值大部分系期中考试,还算少的。他说,去年初春更热闹,那时燕园的树叶还没有全绿,北大的大小宣传栏已被各种各样“文化活动”的海报铺盖。仅3月至4月,全校20多个院系及学生社团就组织了13个“活动月”形式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每一个北大人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其中。
有人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另一种大学教育——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许多走出校园的人认为校园文化的熏陶比任何一门具体课程都令人终身受益。而一个大学校园的文化气氛怎样,除见诸教授学者的治学风范,更明显地表现在学生自发结成的文化社团及形形色色学术讲座中。“以文会友,结社求知”,这是北大素有的学术传统,但在前几年却一度失落。
那段时间里,各种风风火火的学术的讨论、思想的争锋让位于急功近利的“实践”;对知识和文化的朴素信仰改变为对实际利益的估算。有识之士惊呼:富有文化内涵、满带“书卷气”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他们在终于获得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之后,令人惋惜地丢掉了“文化味”。
在北大的一份“你对校园生活最想说的一句话”问卷上,一位学生这样说:“记住自己是大学的人,是为求学而来的。”这已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座右铭,92级社会学系学生黄河称之为“鱼与熊掌的选择”。
    知识和文化的沃土
如今,北大现已有学生社团100多个,其中学术文化社团占60%,众多全校性的社团像一把梭子将学术文化热点和各学科特点编织起来。他们聘请本校名师,邀来在京名宿开办讲座;在北大小木屋、未名湖畔、图书馆草坪上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连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教育都因此改变。1994年级新生迈入北大校门后,所接受的不再是新生守则学习,而是6个讲座。
而当新华书店险些被挤出繁华闹市之时,北大的书店却越来越多,至今已增加到了8个。三联读书社、文采社等有关读书的社团备受学生青睐。北大人称要“重新捍卫我们的文化学术环境”。
去年年初的一份调查表明,78.6%的同学对北大的学习风气感到满意,认为一年来在学校的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有收获的比例达到71.7%和44.9%。
在朗润院寂静的书斋里,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对记者说,良好的文化环境,方能产生非常好的思想和学问。
曾有学者这样说:“大学是培养知识分子的地方,它与一墙之外的社会最大区别在于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氛围。”大学的职责不仅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更在于给学生一定的思想文化素养的熏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