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学会扔香蕉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2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学会扔香蕉皮
彭友茂
谁要是对一位成年人说,你应学会扔香蕉皮,可能会被对方怀疑为恶作剧甚或被视作神经出了毛病。因为一般人都会这样想:一个大人,哪有不会扔香蕉皮的?
其实,据我观察,现在大人和儿童相比,家长和孩子相比,倒是大部分孩童学会了乖乖地把香蕉皮扔到该扔的地方去,而不少大人包括家长恰恰没有学会扔香蕉皮,准确一点说,他们仅学会了在自己家在朋友家做客时扔香蕉皮,没学会出门在外在公共场所扔香蕉皮。君不见,在影剧院里,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火车上轮船里,在候车室候船室候机厅,在公园里在风景名胜旅游区,多少人把葵花籽皮、花生皮、苹果皮、桔皮、香蕉皮等等“皮”,信手丢弃,随地乱扔;君不见,有些穿戴颇为讲究的俊男靓女,在大街上随走随吃,天女散花般地把冰糕纸、塑料包装袋、饮料盒随手扔在马路上;君不见,有的人在从住所朝外倒垃圾时,对喷涂在铁皮垃圾箱上的醒目的“请把垃圾倒入箱内”的忠告视而不见,把垃圾倒得里一半外一半,有的还没走到垃圾箱就完成了倒垃圾的任务,好像不这样做环卫工人就没事干了……生活中像这些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不会扔香蕉皮”的事,有谁没见过?
自然也不乏做得好的。有报道说在国家级卫生城市威海市,不论大人还是孩子,市民们都养成了“以讲卫生为荣,以不讲卫生为耻”的良好习惯。当被妈妈拎着小手的孩子在市区马路上发现外地人随手丢弃的废纸或水果皮时,会主动拣起来放进路旁的果皮箱再走。去过威海的人目睹此举,深受感动,有口皆碑。还有报道说,为了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上海市前不久选择“七不”作突破口,从市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七不”内容之一就是“不乱扔垃圾”。
一个人讲不讲卫生,能不能自觉保持和维护集体卫生、公共环境卫生,既能表现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也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群体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团体更是这样。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的北洋舰队曾被日本海军视为心腹之患(据说当时连日本的小孩子做游戏都喊“打沉定远”)。一次,北洋舰队的两艘军舰访问日本,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登上旗舰定远号,发现船舷上、栏杆上、炮筒上到处晾晒着士兵的衣裤鞋袜,这位日本海军的最高指挥官心中窃喜,由此认定北洋水师组织纪律性的松懈和管理上的混乱,向天皇表示他可以打败北洋海军。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人们当然不能把原因简单地归结到定远号上晒鞋袜,但是,人们总可以从这个例子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苦涩吧?
这也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无论如何,不能把“学会扔香蕉皮”只当成一句玩笑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