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江湖骗术和“科学”作伪——从“江相派”的欺诈术析现代迷信之真面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5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江湖骗术和“科学”作伪
——从“江相派”的欺诈术析现代迷信之真面目
郭正谊何祚庥
近年来,随着科学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提高,一些假冒科学名义的骗术开始混迹于社会,欺世盗名。星、相、卜、筮打出“预测学”的旗号,妄言人生命运,胡推社会吉凶;各种江湖把戏竖起“气功”的招牌,自称能呼风唤雨、遥测诊病……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人们就会发现,他们贩卖的货色只是旧社会的沉滓泛起而已。为进一步剥去骗子的伪装,看来很有必要重新剖析一下过去江湖黑社会的欺骗行为。
解放前,江湖黑道大略可分南北两派,北方以“一贯道”等会道门为主,南方则以“江相派”为首。它们都是以迷信、诈骗手段骗取钱财的团伙。
“江相派”意为“江湖上的宰相”。他们混迹江湖,靠的是所谓“师门三宝”的秘诀,即《英耀篇》、《扎飞篇》和《阿宝篇》。
《英耀篇》是看相、算命的江湖秘诀,讲的是如何从人的外表、谈吐、性格来判断其要求或期望。《英耀篇》的要点在其“六字真诀”,即:敲、打、审、千、隆、卖。所谓“敲”,就是旁敲侧击;“打”就是突然发问,令对方措手不及,仓促间吐露真情;“审”就是察言观色,由已知推断未知;“千”就是刺激、责骂、恐吓,向要害打击;“隆”就是赞美、恭维、安慰和鼓励;“卖”就是在掌握了对方资料后,从容不迫地用肯定的语气一一托出,使对方惊异和折服。
在今天,仍有人用这六字诀来作伪行骗。例如,相面先生拦住一位拿着“大哥大”走路打电话的人说,您的面相真好,肯定是发了财(这是用“新发家初起好炫金饰”的诀“审”出来的),而且目前还有一注大财等着你(“隆”),可惜你得罪了小人,挡住了财气(“千”)。我免费送你一个相,让我仔细看看能不能化解。结果是“敲”、“打”、“审”、“卖”齐上,看相免费,而禳解者却被要去了几百元钱。康熙年间,对这个要诀有四句话:“我家田地在江湖,不用耕兮不用锄;说话未完苗已秀,再谈几句就收租。”这是看相、算命等江湖骗子的自白。
“江相派”的另一个秘术是《扎飞篇》。“扎飞”也是个江湖切口,意即装神弄鬼。
如果说《英耀篇》是教一般江湖术士观察事态以糊口的话,《扎飞篇》则是讲如何利用人们可欺的普遍规律而达到名声大噪的目的。江湖大骗子常常表演一些“或真或幻”的方术,如“耳朵识字”、“意念搬运”之类的小魔术,以求“小验”,利用观看者“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的心理,达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效果。尔后一传十,十传百,行骗者名声大振。《扎飞篇》中最有教益的话就是“鬼神无凭,唯人是依”。世上的所谓鬼神都是装神弄鬼者人为制造出来的假象,这一点“扎飞者”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们利用的是,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定式。其实,眼见的东西又何尝全是实的呢?骗术的精明,即在乎此。
《阿宝篇》是“江相派”的第三秘术。它弄虚作假、以利诱人,如用“种金”、“种银”的办法“点化”出更多的“金”、“银”来,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江湖内部讲是黑道中的“腥门子”,为大多数江湖门派所不齿。
《儒林外史》第14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讲的就是用“阿宝术”骗人的典型例子。秀才马二先生在杭州丁仙祠门口,遇见一位长髯老者直呼他的姓名,还说“若要发财,何不问我?”就这样,马二先生被洪憨仙骗到寓所,拿回来几块“黑煤”一烧,竟变成了真的银子。于是马二先生对洪憨仙深信不疑,答应引荐到尚书三公子家为之作证“烧银”。结果是洪憨仙急病身亡,马二先生才得知自己不过是洪用来作伪证的“媒”,羞愧难当。看来洪憨仙是深得“江相派”真传的,很会利用马二先生的“名人效应”去搞更大的诈骗。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大搞“点石成金”式的“发明”。既有人为之验证,也有人为之大量投资,更有看过表演的为之大造舆论,号称是“中国第五大发明”、“超越时代200年”,其实他们上的当,正是马二先生当年上过的当。明朝唐伯虎有一首诗,就是揭露这一类骗局的:“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自家何不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如果真能“点石成金”、“指水为油”的话,那些“发明家”们也就不必到处表演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