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虎门雄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5
第12版(副刊)
专栏:

  虎门雄风
高宗文
当你踏上这块英雄的土地,你眼前就会浮起历史的硝烟,好似听到发自苍穹的石破天惊的呐喊。
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太阳的光芒曾经照耀过辉煌年代。国运的兴衰如日起日落。150多年前,“蛮洋烟雨暗伶仃”,英帝国主义者在伶仃洋上大肆走私鸦片,清政府腐败无能,白银被鲸吞,烟毒泛滥,国将不国。在这民族危难关头,林则徐主动请缨去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由他主持在虎门销毁了收缴的两万多箱鸦片。虎门销烟,揭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写下了悲壮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林则徐和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依靠人民群众凭借虎门天险构筑了威慑敌胆的“金锁铜关”。虎门军民同仇敌忾,豪气冲霄,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今天,当年的销烟旧址、沙角炮台、威远炮台,仍升腾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坐落在珠江口东岸的虎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海内外来此观光的不少,主要是寻访鸦片战争古战场,感受那股长久回荡的英雄气,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谛听那震撼河山、震撼国人心灵的铁马金戈之声。
到虎门后,我们直奔鸦片战争博物馆。当年的销烟地就在博物馆前。看上去像一口普通的大水塘,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抗侮图强的不朽见证。大规模销烟,采用何种方法,是很费斟酌的。在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林则徐决定采用全新的挖池浸化法。就是挖掘水池以代替铁锅,在水中撒盐成卤,将烟土切片投下,浸泡半日,然后将整块整块烧透的石灰抛下,搅拌浸化。销烟办法确定后,林则徐设计了挖掘两个长宽各15丈余的方形大池以轮流浸化的方案,组织紧急施工。6月1日,林则徐宣告:“与其畀诸炎火,或拾残膏;何如投之深渊,巨沦长浸。以水济水,虎形施润下之咸;似烟非烟,唇气灭凌云之幻。”气魄之雄伟,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本除害马,岂任殃鱼!比诸毒矢强弓,会须暂徒;庶使纤鳞凡介,勿损滋生”。这分明是向五洲四海昭告中华民族拒毒的决心!
我在销烟池畔驻足,想象当年震动中外的历史性场面。博物馆里正好有状其情景的群塑。只见一群袒胸赤脚的工人,在炎炎烈日下忙着搬运烟土,一箱箱抛进池中。林则徐等官员站在礼台上肃目注视。旌旗猎猎,鼓角声声,观者如潮。销烟过程中,群情激奋,欢声雷动。6月3日销烟第一天,170箱鸦片尽化为渣沫,通过销烟池的涵洞随着退潮的海水泻向大洋。整个销烟持续20天,共销毁鸦片21298箱,总重量计118万多公斤,堪称旷古未有的宏大禁毒场面。
博物馆前有林则徐的坐像和立像各一尊,他目光炯炯,若有所思,威严地凝望前方。有鸦片战争人民英雄雕塑:几名荷刀执戟的勇士挺立炮台上,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击侵略者。雕塑底部大理石上镌刻着“在鸦片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行大字,四周花木簇拥,色彩缤纷。老英雄关天培就是在威远炮台阵亡的。当时,英军疯狂反扑,登岸后直扑炮台,关天培手执佩刀,狠狠砍杀闯上炮台的英兵,不幸当胸被敌炮击中,以身殉国。但他双目不闭,挺立不倒,英兵见他屹立如生,“反骇而仆”。时为1841年2月26日。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心士气,并使环球为之震动。由于遭到以琦善为代表的投降派的暗算,由于当时的种种历史条件,林则徐失败了,鸦片战争失败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是我们的屈辱史。有人说,鸦片几乎断送了中华民族。现在,更精制、比鸦片厉害百倍的海洛因的妖雾正袭来,毒品再一次吞噬国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的灵与肉。我们的缉毒干警为此挥出了愤怒的“中华之剑”。
现在与林则徐的时代不同了,但毒品的蔓延同样令人惊呼:只要有高额利润就有“敢死队员”,只要有毒品就有人吸,并且万变不离其宗地伴随着卖淫、凶杀、抢劫。毁灭精神的同时也毁灭肉体,毁灭男人的同时也毁灭女人,毁灭今天的同时也毁灭明天。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自然不能简单地同当前正在开展的禁毒斗争作类比。但从鸦片战争的历史风云回到现实,却不能不使人受到警示:为了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为了未来,为了不愧对先人,要更加有力地挥舞打击毒品犯罪的铁拳,净化我们的大地,净化我们的空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