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第一课堂因材施教第二课堂自由发展上海建平中学创“合格+特长”育人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一课堂因材施教第二课堂自由发展
上海建平中学创“合格+特长”育人模式
本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上海市建平中学一位学生因搬家离校远了,家长给他办好了转学手续。这个学生问道:“新学校有没有100门选修课?有,我就去;没有,我还要在建平。”家长无奈,只好尊重儿子的意愿。近年来,建平中学坚持进行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都得到了发展和培养,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一大批拔尖学生脱颖而出。该校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认为:一所中学不能没有升学率,但决不能只有升学率。所谓“合格+特长”就是既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又要让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一个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应该让他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通过选择用到他有特长的方面去,这就要求我们改“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为此,该校于1988年率先实行“按兴趣分层次”教学。即在基本教学班存在的前提下,同一年级的每一门课都分为A、B、C三个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程度,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班上课。A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外,还要加深、拓宽、超前;B班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C班则帮助一些思考问题较慢、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分层次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分成“快”、“慢”班,一个学生有的学科可以上A班,有的学科也可能选C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转班听课。每个人都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适得其所,学有所长。有的课保证合格,有的课保持兴趣,有的课发展特长。
该校坚决反对“把学生训练成应考机器”。校长提出,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不但不鼓励,还要处罚。他要求教师“收集习题要以十当一,布置作业要以一当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了避免老师的拖课现象,他宣布下课铃响后超过两分钟,教师还没有结束教学的,要作为教学责任事故处理。
对于选修课,学校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学两门选修课,选修课实行“挂牌上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程和选老师。1985年,学生在国际、国内和市内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为150人次,到去年增到500人次,其中包括第35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
为了引导学生向复合型方向发展,该校还推出了“一张文凭、多张证书”的激励机制。该校与上海师大中文系联系,在建平开设涉外文秘专业,不少学生在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的同时,同时取得了上海师大中文系的单科结业证书。另外许多同学还获得了上海市民英语等级证书及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