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山西全省秋收中减少损耗多收粮食一亿斤 太原郊区农民组织起来改进技术今年水稻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17
第2版()
专栏:

山西全省秋收中减少损耗多收粮食一亿斤
太原郊区农民组织起来改进技术今年水稻大丰收
山西省农民今年秋收中,贯彻了增产节约粮食的精神,细收细打,尽量减少损耗,估计全省可多收粮食一亿斤左右,棉花三百多万斤。陵川县八十九个乡多收粮食八万七千多斤,榆次县多收一百五十多万斤。临县孙家沟、长治内生、襄陵东邓等乡,碾了三遍秸秆,多收粮食两万四千多斤,每亩多收了四斤十两。左云县及时处理被水泡烂的山药,减少损失三百八十四万多斤。朔县七个区发动妇女儿童两千多人,不到十天就拾山药蛋三十七万多斤。许多棉田,经过促进早熟,细收细摘,不但产量提高,质量也提高了。解县西张耿乡共有棉田五千九百多亩,经过细收细摘,多收棉花一万七千七百多斤。(郭石)
太原市郊区水稻,今年获得全面丰收。全郊区的水稻产量平均每亩为六百九十斤,超过一九五○年平均产量(三百斤)三百九十斤,超过一九五二年平均产量五十九斤。山西著名的“晋祠大米”产地晋祠一带,每亩平均产量为八百三十二斤,太原市郊第六区的小站村,共种稻田五百六十八亩九分多,每亩平均产量一千零六斤。太原市郊区水稻今年获得丰收,主要是因为人民政府帮助农民逐步组织起来,普遍推广了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小站村农民在栽植水稻和购买打稻机器方面,都感到非组织起来不可,一九五一年还没有一个互助组,现在已经有了八个互助组了。这八个组的农户,占全村农户的百分之七十一点六,今年有七个组的稻田三百八十九亩地,产量都在千斤以上。晋祠一带今年用当地品种的地只有百分之八,其他都选用了陆羽优良品种。这种品种穗大紧密,不易脱粒。晋祠一带选用陆羽品种的地,每亩平均产量八百七十六斤,最高的达到一千三百五十多斤;而选用当地品种的地,每亩平均只产到三百多斤,最高的才达到六百斤。此外,适当密植,合理分期施肥,精耕细作,掌握季节灌溉排水,及迅速扑灭虫害等,都是当地今年增产的重要原因。今年当地水稻在后期发生严重的倒伏现象,如果能够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增产就会更多。倒伏的主要原因,是施氮肥太多,钾质肥料(草木灰,堆肥等)太少。现在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发动李根柱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冬季积肥四万斤的计划,带动广大农民开展冬季积肥运动,以补明年钾质肥料的不足。
(杜滨 秦汝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