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点石成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9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点石成金
本报记者曹照琴
8月中旬,我们来到浙江省中部的磐安县采访。这里是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四明山等山脉的连接处,故有“群峰之祖”之称。放眼四望,只见山山相连,层峦叠嶂;进入山里,但见高山峡谷,溪流纵横——好一派秀丽的自然风光!
正当我们欣赏山间风光时,县长刘树枝说,昔日的磐安,就是因为山多,石头多,而成为浙江省有名的贫困县。1983年,全县工业的底子仅仅“一根烟囱、18个职工”,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
面对贫穷,当年的县委书记徐炳清、县长赵金勇知难而上,响亮地提出,甩掉穷帽,振兴磐安。谈起艰苦奋斗的情况,如今已任县委书记的赵金勇显得很激动,他对记者说:“穷帽子戴着有好处,可以以此来争取上面的支持。但是,穷帽子副作用很大,它助长了人们等、靠、要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我们感到戴着穷帽子不光彩,戴着穷帽子很可悲。因此,我们要敢于甩掉穷帽,甩掉穷帽才能扬眉吐气,才能振兴磐安!”赵书记的这一思想,在全县各级干部会上和群众大会上经常讲,全县上下很快形成共识:改变贫困面貌,等不来,要不来,要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才能挣得来。于是,甩掉穷帽,振兴磐安,变成了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在磐安采访的日子里,随处都可感受到人们拚搏向上、立志甩掉穷帽的气息,看到人们艰苦奋斗、振兴经济的实际行动。
首先,县委把治穷的着眼点放在了磐安的山上。赵金勇说,“磐安山多,就要在山上做文章,实施兴山富民战略”。他广览资料,发现有文献记载,磐安的山里有花岗石资源。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磐安的希望之光!
为了探明花岗石储量、品种,他们从省地质厅、地质大队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赵金勇带领县矿管局、矿管办的有关人员,跋山涉水,考察了全县的荒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先后找到了65种花岗石矿床,其中有十几个品种具有特色和开发价值,总储量在12亿立方米以上,位居全省之首。全县20个乡镇,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花岗石资源!
磐安人惊诧了:昔日埋怨的穷山,居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县委一班人沸腾了:决心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穷在山上”改写为“富在山上”。
刘县长介绍说:为了加快开采步伐,县里成立了矿管局和花岗石开发管理委员会,制订了“面上放开、重点保护、先铺摊子、再上规模”的开采计划;提出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大小项目一起上,开采、加工、工艺一起上,深加工与创高新名材相结合的方针;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里多方筹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赵金勇带领县乡干部到厦门、福州等地的花岗石加工企业考察,选派人员到外地培训。
滴水穿石。磐安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叩开了一座座石材宝库之门。热情的主人带我们进山参观了矿场和加工厂。汽车在新修的山村公路上颠簸,扬起阵阵尘土,好不容易才到了礼府村,直奔采石场,只见修路机正在向前开拓,县矿业总公司经理冯新建指着满地的石料说:这就是木纹黄,加工成材后,似木非木,质朴高雅,可以乱真,市场销售十分抢手。冯新建是浙江义乌人,1992年,他放弃出国定居的机会,离家别子,只身来到磐安先后投资开辟8座矿山,购置了13套机械,形成采矿、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中午,我们做客礼府村,热情的主人拿出山里土产招待我们,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见了远方来客,挤在一旁观看。村长介绍说,昔日礼府是最贫穷的深山村,过去谁家孩子哭,大人就吓唬说,“再哭,就送你去礼府村”。自从采石队伍进了山,礼府的面貌一天天地在改变。他说:是县里把致富路修到了礼府村,使这个与世隔绝的穷山村,也办起了采石场、预制板厂,人均年收入1000多元。
在安文镇安头上马石村,我们参观了村民朱谷林的花岗石厂,他生产的芝麻黑、斑斓黑板材,十分畅销,今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带动周围村民也致了富。
方前镇前王村自从办起了花岗石厂,农民人均收入一年一个样,今年可达1400元。
…………
几度春秋,几多辛苦。如今的磐安,一座座花岗石场和石材加工企业相继崛起,全县已有中小型加工企业18家,年产板材10万平方米。199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县财政收入分别比1983年增长20.6倍、8倍、7.7倍,贫困面由1983年的40%下降到目前的8%。
汽车在山里奔跑,不时可以听到隆隆的开山声和加工石材的机器声,有人说,那是沉睡千年的大山苏醒了;有人说,那是精美的石头在唱歌!更确切地说,那是磐安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奏响的“点石成金”的交响乐。
(附图片)
压题照片:礼府采石场一角。盘萱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