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17岁那年,李亚兰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城市美容师”的职业。17年来,她如马路边一棵不引人注意的小草,顽强、执著地证实着自己的人生信念——平凡亦是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28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风雨人生

  17岁那年,李亚兰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城市美容师”的职业。17年来,她如马路边一棵不引人注意的小草,顽强、执著地证实着自己的人生信念——
平凡亦是真
蔡守苏张光平
每当晨曦初露,大地刚睁开朦胧的睡眼,从江苏省如东县城的大街小巷里便会隐约地传来“沙——沙”的声响,那是我们的“美容师”们已经上路为我们的县城作晨妆了。在人民北路,你也许会看见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清洁工:清瘦、高挑的身材,坦然、明亮的双眸,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纸屑果皮扫成一堆一堆,又专心地把一堆堆垃圾装上车,消失在柔和的晨光中。她就是17年来年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的如东县掘港镇环卫所工人李亚兰。
17岁,如诗如花的年龄,刚完成初中学业的李亚兰就走上了被人戏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的工作岗位,当上了厕所清洁员。见此,好心的朋友相劝:“别干那种低人一等的工作!”世俗的人们戏谑:“鲜花插到尿屎上了!”面对诸如此类的好言、冷语,她仅报以淡淡一笑。她的心中有着对清洁工的独到的理解:环卫工人创造了清洁的生活环境,这和医生给人们以健康,演员使人们快乐,教师让孩子成长,是完全一样的,有什么丢人现眼的呢? 每天清晨,她手拎水桶,肩扛拖把、扫帚出没于50多座厕所之间。她打扫的厕所,座位无灰尘、积便,蹲位、墙上无粪便、痰迹,地上无积水、纸屑。她清洗厕所,不是用水一冲了事,而是先用小锹铲,再用扫帚洗刷,最后用拖把拖干,让穿布鞋上厕所的人也满意。有时,小便池堵塞,竹杆、钢筋也难以疏通,她只得卷起袖子,伸出双手去抓,去掏。那难闻的气味,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往心里涌,目眩、头昏、呕吐随之而来,她直起身,透透风,喘喘气,咬咬牙,再干!
一个月下来,几号厕所在哪里,有多少座位、蹲位,有什么特殊情况,她能随口报出;哪个厕所何时需要“深度加工”,哪个厕所的小便池又封口了,她了然于心。洁厕15年中,经她打扫过的厕所就达30多万座,从来没有哪一座检查不符标准,也从来没有人反映过她打扫的厕所不卫生。居委会争抢着这个能干的“细丫头”,而老年人更是喜欢这个助人的“小闺女”,因为有了她,她们危难之时就有了帮手:提水、倒灰、解开扣死的裤带、久蹲不起而得到搀扶……
她赢得了人们的声声赞誉,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冷眼。有几次她因劝说一些人垃圾入箱、大便入厕而身受凌辱:“我们不这样,你们这些人不就失业了?”更气人的是,有人还经常拿清洁工当“反面教材”。一次一位穿着入时的家长从她身边掩鼻而过,并指着她教育孩子说:“臭不臭?再不好好学习,赶明儿你也得打扫厕所。”她一阵酸楚,一阵悲凉,不为自己,而为那些粗俗的人们。
1993年,她被安排到人民北路打扫马路,每天工作量是6000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的2倍。清晨披星戴月而来,傍晚踏着暮色而归;风里、雨里一如既往;酷暑、严冬从不间断。她经常因工作而耽误了吃饭,可从未发过误餐费;双休日更是与她无缘,可从未拿过加班费,就连每月200多元的工资还发不及时。微薄的收入,拮据的生活,使得她每天往返3趟回到相距8公里的家中用餐。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年迈的双亲和耕种家中的3亩多地。生活,已使她学会在有泪的时候,转过身去,背着人群,悄悄地擦掉。
是的,在那日益繁华的城市里,在那日趋富有的人群中,李亚兰和李亚兰一样的清洁工们,他们守住清贫,守住精神的园地,在美化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这个社会提供着精神的“净化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