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一位向往中国的冰岛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03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一位向往中国的冰岛人
丁刚
这是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公寓,窗外是色彩相异的幢幢小楼和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主人正在弹奏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乐曲。
当最后一个音符缓缓地飘出窗外,我们又重新听到了大西洋的涛声。弹琴人那双失明的眼睛在微微地颤动着,脸上呈现出异样的兴奋。“6年前结婚时,我和妻子约定,各自选一首最喜欢的乐曲,在婚礼上演奏。我选的就是这首《东方红》。”他笑着说。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他的名字:阿索尔·海尔加松。
1952年的春天,海尔加松和他的哥哥几乎同时出生于维斯特曼岛的一个商人之家。3个月后,母亲发现这对孪生子的眼睛近乎失明。后来,哥俩被送到美国治疗。手术没有成功,小海尔加松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暗淡无光。
“母亲总是让我们尽量去做同龄儿童同样可以做的事情。”海尔加松回忆说,“那时还没有盲文书,母亲和姐姐就给我们一本一本地读,还请人教我们学习音乐。我开始尝试着翻译和作曲。后来,母亲又送我们到雷克雅未克全国唯一的盲人学校去上学。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又回到了家乡,鼓起勇气走进了普通学校,和正常的孩子们坐在一起学习。”
1966年,小海尔加松和哥哥一起作环岛旅行义演,为儿童基金会募捐。海尔加松弹钢琴,哥哥吹长笛,他们演唱了自己编写的歌曲《维斯特曼群岛》。这首歌曲展现了双目失明的儿童想象中的海岛景色,深受冰岛人民喜爱。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童声合唱团还演唱过这首歌曲。
中学毕业后海尔加松考入了雷克雅未克大学。6年之后,他完成了历史专业的所有课程,成为冰岛有史以来第一个盲人大学毕业生。又经过两年的努力,他获得了政府颁发的教师证书,具有了在高中教授历史、冰岛语和文学的资格。海尔加松的故事在冰岛广为流传。人们称他是维斯特曼岛人的骄傲。
“幸福取决于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每一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享受生活的乐趣。”海尔加松深爱生活,把追求知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看作是盲人树立自信的三要素。
海尔加松告诉我,和妻子恋爱时,他用电脑写了100多封情书,又用阅读器阅读了大量回信。“她的信大都是手写的,为了让阅读器易于辨认,她总是一笔一划地去写。恋爱成功了,她的字也越写越漂亮了。”他笑着说。
“可他的自行车越骑越好了。”夫人爱琳不甘示弱。海尔加松在爱琳的帮助下成了一位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爱琳拿过一张照片:海尔加松正站在一辆旧式的双人自行车前笑着,那是征服者的自豪的笑容。他的背后便是高耸入云的大山。
海尔加松热爱社会活动,小到社区活动,大到盲人组织活动,他总是积极参加。他做过冰岛残疾人协会主席,当过市政区议会成员。他还是进步党地区分部副主席,最近又被选为一个反对加入欧盟组织的主席。
“音乐是一座桥梁,把我和中国连结在一起。”海尔加松谈起中国,谈起那一首首他所熟悉的中国乐曲,就显得格外兴奋。
“1967年9月24日,我至今仍能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他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我在一家出售亚洲民间工艺品的商店买了两盘中国音乐磁带,其中就有《东方红》。我没有想到,中国乐曲竟那么美妙动听,在我心灵深处引发出一种难以表达的感情。打那以后,我就像着了迷似地搜集中国音乐磁带。1968年的一天晚上,我又无意中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东方红》的乐曲声,那是北京电台。从此,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要打开收音机,聆听北京的声音。
1973年,海尔加松到冰岛电台工作后,他每年都要编辑一套中国音乐节目。他还积极联系、接待中国艺术团体访冰,组织各种介绍中国文化的讲座和讨论会。1975年,他作为中国对外友协的客人访华,实现了他多年来访问中国的梦想。1977年,他被选为冰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
“我又去过5次中国。每一次我都能感觉到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充满了活力,使中国更具有魅力。我每去一次就要带回许多新的音乐磁带和书刊。1986年以来,我编制了8套介绍中国文化历史和政治的节目,在电台播出后深受听众欢迎。现在我正在编制一盘激光唱盘,包括14首中国乐曲和3首由中国音乐家演奏的冰岛乐曲。”
海尔加松充满深情地说:“我想借你的笔向中国的盲人兄弟姐妹们问好。请告诉他们,在遥远的冰岛,有海尔加松这样一个盲人,在关心着他们,关心着中国的发展。”
我起身告辞时,海尔加松拉着我的手,神秘地在我耳旁说道:“中国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未婚妻’。”
爱琳连忙说:“我可并不嫉妒。”爽朗的笑声伴随着我走出了雷克雅未克的这座普通的公寓。(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