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中共西安县管家村支部帮助农民算通三笔账 农民思想觉悟提高掀起卖粮热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19
第2版()
专栏:

中共西安县管家村支部帮助农民算通三笔账
农民思想觉悟提高掀起卖粮热潮
中共辽东省西安县管家村支部用帮助农民算三笔账的办法向农民进行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全村农民思想觉悟提高,掀起了出卖余粮的热潮。
在进行总路线教育的时候,中共管家村支部通过展览会、讨论会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回忆过去的痛苦日月,对比今天的好生活。在解放以前,大家都把管家村叫做“穷管家”。那时候,全村四百多垧土地,百分之七十以上掌握在地主、富农手里;全村二百多户人家,有一百多户经常缺吃少穿。解放后,管家村的农民都分得了土地、房屋和耕畜。四年来,国家共贷款给管家村农民二亿余元,贷放铲趟机三十多台、波兰犁八台、硫安五千多斤。今年夏季,当地阴雨连绵,草苗齐长,管家村农民多亏使用了国家贷给的三十多台铲趟机,才做到及时铲趟,保证了禾苗的正常生长。在国家这样大力扶持下,几年来管家村的农业生产一年比一年提高,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在进行总路线教育时,中共管家村支部还用本村的具体事实,教育农民认识国家工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解放前,二十五斤高粱的钱买一尺青市布;解放后,一九四九年十二斤高粱的钱买一尺青市布,到一九五一年,买一尺青市布只用九斤四两高粱的钱,一九五三年,只用七斤一两高粱的钱就可以了。农民黄宪章,全家六口人,每年需布一百二十尺。一九四九年买这么多布,得支出一千四百四十斤高粱,今年只用八百五十二斤高粱就够了。全村二百户,每户一年平均穿用一百尺布,全村就需要两万尺布。一九四九年买这些布,需要二十四万斤高粱的钱,今年只要十四万二千斤的钱就够了。通过算这第一笔账,全村农民认识到国家和工人阶级对农民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同时也认识了国家发展工业对农民的好处。
中共管家村支部在帮助农民算第一笔账的时候,农民方学金深深地受了感动。今年秋收当中,他看到私商给的价钱高,曾答应卖给私商两石大豆,这回他表示坚决不卖给私商了。党支部立即用这一事实帮助农民算了第二笔账。今年管家村共打了一百五十万斤粮食,除去公粮、种籽及人吃和喂马的还能余剩四十万斤。如果全把它卖给私商,每斤粮价就会普遍抬高一百元,私商拿到市场上兴风作浪,再每斤抬价三百元,就会引起其他地方粮价上涨,日用品也就得跟着上涨,吃亏的还是农民。要是把余粮全部卖给国家,支持国家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发展了,农民就能买便宜的工业品,还能使用机器耕作,打得更多的粮食。这一算,全村农民普遍认识到把余粮卖给国家的好处,纷纷表示:一定把全部余粮卖给国家,不让奸商拿粮食做投机倒把生意,破坏全国人民的好生活。
紧接着,中共管家村支部又领导农民算了第三笔账,说明国家工业越发展,需要粮食越多,农民就要多生产粮食,要想打粮多,就必须组织起来。几年来,管家村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有不小的发展,目前全村有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十个常年互助组、一个临时换工组,全村还有二十七户农民没有组织起来。从切身体验中,很多农民都深深体会到互助组胜过单干,农业生产合作社比互助组还强。比如:三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在组织起来以前,他们的土地每垧好地只打七石粮,组织起来以后就打了八石五斗粮;一九五二年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改良了土质,有一部分地采用了新耕作法,每垧地平均打粮十一石多。管家村的农民认清这些事实以后都表示,一定把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好,今后要打更多的粮食支援工业建设,好早日使用拖拉机种地。有些单干农民也积极要求参加互助组。
经过三笔账的教育,管家村农民掀起了卖粮热潮。据统计,现在农民自动登记要卖的粮食已达三十二万多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