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爱国主义与文学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05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爱国主义与文学传统
董学文
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光荣传统。千百年来,爱国主义精魂像一条耀眼的红线,贯穿在我国文学绵延起伏、波澜迭沓的历史长河之中。尤其是到了近现代,由于社会变革和内忧外患的加剧,忧患意识、救亡图存、反帝爱国的内容,成了我国文学最鲜明持久而重大的主题。进入社会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凯歌行进的祖国又给文学的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可以这样说,我国文学一直站在中华民族爱国运动的前列,始终起着某种中坚和先锋的作用。这是一笔滋育当代激励来者的宝贵精神财富。
文学中的爱国主义是作家爱国情感升华而成的一种思想,一种信念。本质上,它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爱国情愫和爱国业绩的反映。凡是留下奉献者、开拓者和奋斗者足迹的地方,便会闪现爱国主义的光芒。凡是全心全意和人民打成一片的作家,他就会感受到无穷的爱国主义力量。作家表现爱国主义,不仅是他的权利,而且也是他的义务。作家倘疏离了自己的祖国,他也就疏离了养育自己的人民。这是生活的辩证法,也是艺术的辩证法。
爱国主义之于文学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动力。对于灾难深重的民族来说,它是寻求解放的号角,动员和鼓舞民众抗敌御侮的思想长城;对于获得独立和自由的人民来说,它是振奋民魂民气、引导社会前进的火炬,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旗帜。文学作品有了爱国主义气质,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历史激情,就能使读者在经受磨砺、遭遇挫折之后获取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就会洋溢起青春的热血和豪迈的骨气,导引读者去追赶时代的车轮,承担社会的重任,坚信那熠熠生辉、永不熄灭的理想之火。
当然,爱国主义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范畴。文学中的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环境有不同的旋律。今天,文学表现爱国主义与表现社会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深厚而广泛的基础,社会主义则赋予爱国主义崇高的信念和崭新的意义。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作家,必然上升到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毫无疑问,对社会主义文学来说,它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给人们提供日益丰富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拿牺牲作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作为繁荣的代价。尤其是爱国主义,这是我们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我们民族文学振兴的有力支柱。时代的腾飞需要爱国主义的推动,文学的发展需要爱国主义的底蕴。文学渴望时代爱国主义氛围的滋养,时代也渴望文学来为爱国主义说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爱国主义就是文学精神之本。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文学传统同当代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想结合起来,这正是中国文学走向发达、走向世界的伟力之根源。
我国爱国主义文学传统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爱祖国和爱人民是相辅相成、浑融一体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祖国和民族一切值得骄傲、赓续的美好事物,都存留和积淀在人民中间。文学的爱国主义正是由于吮吸了人民的乳汁,才显得充实、光彩、满含生气;正是由于看到了人民是祖国发展的天然纽带,才永恒地指向期望、憧憬和未来。江泽民同志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一文中曾指出:“我们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爱国主义应从人民群众的母体中产生,二是它应对团结人民、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作用。这一指示,对我们理解文学创作中如何表现爱国主义、如何处理好文学与人民的关系,很有帮助。文学不能暌隔和远离人民,不能冷漠和忘却祖国的事业。爱国主义文学与那种呈现出清冷孤傲的“贵族气”的作品,与那种蜷缩在螺丝壳中咀嚼个人小悲欢的作品,与那种把劳动人民描绘得卑琐龌龊、“痞气”十足的作品,是难以同条共贯、同功一体的。因为,社会主义文学的爱国主义和挚爱人民已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爱国主义文学不一定非在“大”题材中表现不可,那些赞美祖国河山壮丽、民风纯朴、文化独特、历史悠久的作品,也能成为精品和佳构。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描写有关国家兴衰荣辱的重大题材,绝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反映国脉所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场景。当今中国正突飞猛进地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社会主义文学应当直面现实,关注党和国家的命运;应当通过艺术的形式,总结历代盛衰演变的经验教训;应当唤起民众的责任感,高唱民族的正气歌,让鼓舞人的作品多起来。这,正是文学爱国主义传统在今天的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