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文学应关注乡镇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05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学应关注乡镇企业
乔迈
中国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主要是解决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镇)化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问题。乡镇企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文学应该给予乡镇企业以最大的热情的关注,首先要端正对乡镇企业的认识。
乡镇企业的兴起不是“痞子运动”,更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脚”,它是亿万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创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最重要、意义更为深远的事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意义更不寻常,伴随乡镇企业出现的一大批乡镇企业家,已被证明不愧为现今中国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甚至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精英。
文学的本质是关注人和社会,因此不能不关注乡镇企业家和他们在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作用。遗憾的是,迄今为止,除了报告文学作家以外,从事其他体裁创作的作家很少有人留意到这种现实;作为文学主力部队的小说,尤其是中长篇小说,乡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家题材的作品还不多见。当代的中国小说,虽不时有佳作问世,但就题材内容来说,相对滞后也是显见的事实。小说家的眼睛喜欢往后看,他们笔下的人物大多是闰土和阿Q的兄弟,祥林嫂和三仙姑的姊妹,陈奂生的同辈人;但是已经没有了李双双,连毁誉不定的高大泉那样的形象都不见了——我是说我们的小说家不大喜欢把注意力投向中国农村的当代英雄。
现今中国农村的当代英雄是那些有作为的乡镇企业家。他们领导的乡镇企业从一出生就面对市场,这使他们很快就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风云中练硬了翅膀,一旦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他们适应起来毫无困难。不少国有企业面临困境,而乡镇企业如鱼在水,秘密尽在于此。仅仅十几年工夫,乡镇企业从“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发展成现在拥有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生动地表明了这种经济的活力。社会曾经指责乡镇企业偷税漏税,搞不正之风。这种现象存在,但这种现象别人也有。光靠不正之风发展不了如今这样规模,而且难以持久。
乡镇企业家仓促上阵,思想和文化准备不足,问题是难免的。他们正在做补偿工作。乡镇企业才有十几年历史,目前活跃在中国经济前沿的多是第一代乡镇企业家,到本世纪末,第二代或第三代将会出现,那时的乡镇企业家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们在中国经济或政治大舞台上扮演怎样的角色,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期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