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大西北的奇葩——兰州军区军营文化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07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大西北的奇葩
——兰州军区军营文化一瞥
本报记者杨柏青
走在一望无际的大西北土地上,就是走在兰州军区官兵的视线里。在这片辽阔的黄土地上,官兵们是大西北的守护神。他们刺刀上,闪烁着正义的光芒;而他们的歌声,他们的笑声,他们的军营文化,却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她们是大西北常开不败的奇葩。
女兵模特队,让战士们眼睛一亮
军营,本是一个森严壁垒的地方。然而,走进军区通信总站一连,记者仿佛步入了一个艺术的天地。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女性的天地。指导员王鉴平把我们领进连队会议室,我们看到的是女兵们心灵手巧的杰作:手工制作组的园地里,是可爱的小毛狗、滑稽的小花猫、顽皮的小猴子,还有风筝、树林、花圃;书法小组的园地里,是刚劲、飘逸而略显稚嫩的女兵书法。简洁的书法语言里,有着她们的豪情壮志。一份油印的《女兵》月刊,让我们倍感亲切。女兵的情操,女兵的向往,跃然纸上。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女兵模特队。这是一个最能触发男兵们泪花的小分队。女兵们穿的是整齐的军装,她们展示的是军装的美,战士的美,军营的美。
“女兵模特队,常常让我们的战士们眼睛一亮。这些十七八岁的女战士的表演里,蕴含着军营文化的生动色彩。”通信总站政委周华兴兴奋地告诉记者。而记者所了解的事实是,全军区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确实是色彩缤纷。全军区现有46支军乐队,28支基层演出队,700多座卫星地面站。军区仅投入基层部队购买卡拉OK机的款项,就达1700万元。用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刘成栋部长的话说,叫做“告别击鼓传花瞎子摸象,步入了音像电子的新时代”。
捐书图书室里,有战士们的一份心愿
距离兰州市区约30公里的通信一团,用火红的标语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李军团长、张建华政委向记者热情介绍了部队的文化现状:团里投资40万元,已为所有连队更换了大屏幕彩电。现在是营营有台球室,连连有文化娱乐室;部队每月有新歌,每季有竞赛;全团读书成材活动蔚然成风。
记者来到一个连队的捐书图书室里,不禁为战士们的朴素心愿所感染:一本本卷皮的旧书里,留满了仔细研读的印痕。《欧阳海之歌》、《凯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环》、《实用英语教程》……每一本书,都是那么的破旧,那么的苍老。而破旧和苍老的背后,却是战士们青春向上的目光,是读书成材的热切愿望。 一本《英语900句》的扉页上,一位战士写上了“宝书”二字。记者的心为之一动。我们的战士求知爱书的心情是如此真切,记者的眼睛不禁为之湿润。 同行的有关领导介绍,读书成材活动,是兰州军区军营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战士们读好书,读有用的书,是军区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不少部队还开展了“少吸一包烟,多读一本书”的活动。今年军区已向各基层连队配发价值2100万元的书籍。
“张保和现象”的魅力
“西北笑星”张保和在西北五省区是一个名人。他的名字已被载入1993年《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当代文艺家名录》。中央电视台第45期、70期《综艺大观》及《丰收大地》、《阳光·土地·庄稼汉》、《祝你幸福》等专题节目和大型文艺晚会上,不时有他的面孔出现。然而,真正令人激动的是他的名字像一颗种子,播进了西北大地父老乡亲的心里,播进了西北高原官兵的心里。
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张保和现象”。
现任军区战斗歌舞团副团长兼高原工作队队长、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的张保和,创作、表演的快板《说子新篇》、《身价百倍》、《夸兰州》、《夸延安》等曲艺作品分别在全国、全军获奖。从1989年初至今,他6次去新疆,9次去贺兰山,7次去青海,30多次深入陕甘基层部队,足迹遍布847个连以上单位和183个边防哨卡。在演出中,为了让官兵们尽可能多地看上节目,他一直坚持晚会时间在台上演,晚会结束在台下演。每次晚会结束后,别的演员都休息了,他还要到炊事班、招待所、营房哨位为没有看上节目的同志补演。近年来,邀请他参加商业性演出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以高额的出场费请他出场或做广告,还有的拉他去办公司赚大钱,他都毅然拒绝了。为兵演出,为老百姓演出,是他的信条。这也是“张保和现象”的魅力所在。
可以说,张保和是兰州军区广大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代表。在张保和的身后,是一大批扎根军营、勤奋工作的文化战线的战士。他们为人民军队、为祖国赢得的荣誉,正成为子弟兵的骄傲。
“颂黑脸”,颂出的是军人的自豪
驻守在祁连山麓的步兵某团,驻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说的就是这个地方。然而,官兵们立足自身条件,坚持不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军心,团队先后被总部、军区评为“军事训练达标先进团”、“学雷锋先进单位”。
由于植被稀少,日照长,紫外线强,刻苦训练的官兵们一个个全身黝黑锃亮。特别是脸上,黑得放光。走入内地城市,人们像瞧看黑猩猩似的瞧着他们。官兵们的自尊心大受伤害。最令人难堪的是找对象。不少地方姑娘听了中间人的介绍很满意,一见本人,瞧见黑得可笑的模样,撒腿就跑。有一位连长一连几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只好暗暗发誓:终生不娶。
针对这种特殊的“团情”,团里组织了一系列的“颂黑脸、扬军威”活动,让官兵们说黑脸、唱黑脸、颂黑脸。久而久之,“黑”,在军营再也不是一个可笑的字,而是一种光荣的象征。官兵们理解了“黑”与赤诚奉献的关系,明白了“黑”的深层内涵。
现在,该团官兵不再谈“黑”色变,而是谈“黑”自豪,谈“黑”心安了。
据了解,类似该团这样的因地制宜的军营文化活动如今已在全军区遍地开花,芬芳四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