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跨世纪的宏伟纲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0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跨世纪的宏伟纲领
王梦奎

对于中国来说,未来15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展示了一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未来15年的行动纲领。
未来15年是跨世纪的。值此世纪之交,不禁引起人们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上溯100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再5年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和辛丑条约。中国受尽列强欺凌,是饱尝内忧外患进入20世纪的。从鸦片战争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终于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尽百年沧桑,当我们行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经过建国以来的艰苦努力,特别是17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建议》所确定的目标,我国就能够在当今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直接关系我国在下个世纪的命运和前途的。
从我国现代化进程说,未来15年是跨两个发展阶段的。按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发展目标已经实现,本世纪末将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下世纪初将开始向第三步目标迈进。《建议》体现了第二步与第三步的衔接。从小康到现代化,大约还需要半个世纪时间的努力,下世纪头十年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今后15年的工作做好了,将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根据现在的设想,是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时间的努力,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和定型的制度。未来15年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达到了《建议》所确定的改革目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将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重大的步伐。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首先是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也是《建议》的主调。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从国际大环境看,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尽管世界仍然充满矛盾,地区性的局部冲突不断,今后也难免出现,但从目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看,未来15年世界和平可望保持,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大规模外敌入侵不大可能发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未来15年我们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由两霸争夺转向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作为蓬勃发展的大国地位日渐突出;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世界各国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和经济发展前景,提供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可能性,这增加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使我国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地区,香港和澳门即将相继回归,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其他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随着我国与世界交往的增加以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经济上的摩擦可能增加。某些西方大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不愿意看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妄图牵制甚至遏制我国的发展。但是,今日之中国和世界,不仅与100年前不同,同50年前也大不相同,企图阻挡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的势力,终究是心劳日拙的。
从国内环境看,我们也具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主要是:
(一)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我国经济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电力、石油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000多亿美元,已经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瓶颈制约得到缓解。这些都是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比较高的储蓄率。中华民族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迅速增加,人们不是靠消费信贷实现超前消费,而是先储蓄积累而后消费,因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储蓄率高达35%左右,现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扩大了建设资金的来源。
(三)我国正处在经济迅速扩展的经济成长阶段。旺盛的投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点。拥有12亿以上人口的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城乡市场潜力很大,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这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一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因投资疲软而导致经济不景气的事实,都可以作为这种判断正确性的佐证。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将为实现未来15年的目标提供体制上的保证。
(五)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有步骤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正是继续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好时机。
未来15年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继续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部署,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把解决温饱问题作为第一步目标,为中国现代化确定了切实的起步点。把实现小康作为第二步目标,找准了从温饱到现代化这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只有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努力,才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经济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这样的部署,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的。
80年代全国人民温饱问题获得基本解决。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提前5年于今年实现。这就需要重新确定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目标。《建议》提出,本世纪末要在人口增加3亿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是积极的,也是留有余地的。说积极的,是指提前达到了预定目标而又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而且2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在人口13亿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更是绝无仅有的。说留有余地,是指按照这样的目标,对于“九五”时期的增长速度要求并不高,这有助于克服实际存在的盲目追求速度的偏差。从各方面情况分析,编制计划按8%的速度安排,是可能达到的。按照“九五”时期年均8%的增长速度计算,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是1980年的将近6倍;90年代年均增长9%以上,高于十四大提出的8—9%。
当初确定2000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实际上是对同一发展目标的不同表达,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了,从经济总量来说,人民生活也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此外并没有提出别的小康标准。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提前实现了,为什么没有宣布提前实现小康呢?这是因为,小康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的长达数十年的发展阶段,可以包涵很大范围的不同发展水平。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制定小康规划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很难用一个精确的定量指标来界定小康,何况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个体之间的差异。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原定2000年比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是达不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就是说,按照实际执行结果,2000年人民生活水平要高于原来的设想。目前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几千万人,“九五”期间要继续解决温饱问题,这并不影响从总体上作出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的判断。
当初还提出过本世纪末达到人均800美元,这也是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一种表达形式。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4470亿元人民币,翻两番是17880亿元,按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算为11600多亿美元;原来设想2000年全国人口为12.5亿,人均900多美元。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当时这样设想是合理的,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的情况是:与1980年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了,但国内通货膨胀缓解了它对用美元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按照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2000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1.1万亿美元,人均900美元左右,仍然可以达到原来设想的目标。问题是,因为受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国内物价水平、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和汇率变化的影响,现在通行的按美元计算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个有缺陷的指标;用若干年前的汇率把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成美元不是国际通行的办法;准确无误地预测若干年后的汇率也很困难。所以,对于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少美元的问题,现在还难以精确预测,也不必过多地计较。
《建议》的重点是“九五”时期。下世纪头十年不确定的因素要多一些,现在不容易做出精确的预测,只能勾画出一个大体的轮廓。《建议》提出,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这意味着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相当于1980年的近12倍。届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将再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人民生活尽管还是处于小康阶段,但同2000年相比将是比较宽裕的。可以把“宽裕”视为从小康到富裕的中间阶段。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看,这样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在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如下问题是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
(一)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切实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未来1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本方向是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真正的难点在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15年乃至几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国人多地少,且人口还在增长,耕地还在继续减少,加上农业比较效益低,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件大事。按“八五”前四年人均占有粮食计算,2000年粮食产量必须达到4900亿公斤,按“八五”人均占有粮食最高年份计算则需达到5000亿公斤,任务相当艰巨。问题在于,现在既不能再靠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财力有限,工业也难以大规模地对农业实行所谓反哺。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在于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现代化,以及与之伴随的几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17年来的实践证明,靠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靠科学技术的力量,靠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有说服力的事实是: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六五”期间为360公斤,“七五”期间为368公斤,“八五”前四年为377.5公斤,呈增加之势。只要认真落实《建议》所提出的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业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预言中国人难以养活自己的悲观论点,是没有根据的。
(二)在深化改革中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所在。把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强调多年,作过许多有益的尝试,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困难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少方面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国有企业改革是要找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和发展的适当形式,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加之不少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社会负担多,卸掉这些包袱和负担又必须顾及保持社会稳定,更增加了改革的难度。现在,由于市场、价格的放开和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推进,企业已经进入市场,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不仅成为必要,而且具备了条件。本世纪末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中央和地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正在积极进行,需要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实行分类指导。为了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保持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国家需要重点抓好一批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了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需要有必要的投入。实现政企分开的关键之点,在于寻找适当的形式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分开,把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职能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分开。国有企业有相当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通过改革、改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就能充分发挥潜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现在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是:近几年通货膨胀率高,使“九五”的物价起点比较高;现在建设规模过大,结转到“九五”时期的在建项目很多,各方面要求新上的项目更多,投资总规模超过财力物力的可能,需求拉动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为了理顺价格关系,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以及服务业价格还需要做必要的调整,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我国进口的某些重要资源性产品国际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呈上扬之势,对我国内价格水平会起推动作用;企业经济效益差,个人收入增长快,社会产品成本短期内难以明显降低,甚至还可能继续提高。《建议》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九五”时期宏观调控的首位任务,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正确决策。《建议》所提出的合理确定投资总规模,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以及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抑制通货膨胀所必需的。要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社会各方面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首先要争取价格总水平的涨幅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银行利率。这是实现今后15年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在共同发展中逐步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的普遍现象。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向来不平衡,不仅省、区之间不平衡,同一省、区内县、市之间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显著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原有基础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不同,发展速度差别很大。发展比较快的地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或者缩小了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发展比较慢的地区,差距扩大了。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重要方针提出来,是必要和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个过程。根据对发展趋势所做的预测,地区差距近期还难以缩小,甚至有可能扩大。这是就总体统计所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就某个具体地区来说,完全有可能缩小差距,甚至后来居上。要承认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更好更快些,以此来带动全国的发展;同时要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实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调整工业布局以引导某些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增强资源丰富而经济不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经济落后地区投资,都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目前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发展潜力都是不小的。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加上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支持,完全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缩小同全国发展水平的差距。
此外,《建议》还明确提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问题,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等等。这些重大问题解决得如何,是直接关系今后15年目标的实现乃至整个现代化前途的。

17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为了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确立如下的指导思想是至为重要的: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没有发展就没有现代化。改革是动力,通过改革克服体制上的弊端,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7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保持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但社会稳定又必须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长久保持。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在进行调整,一些矛盾比较突出,尤其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三者关系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每个时期工作侧重点不能有所不同。根据以往的经验,当各方面条件具备时,要果断地推进改革和发展;当各方面矛盾比较多,需要调整前进步伐时,要及时地调整前进的步伐,以避免大的社会震动。问题是这样明显地摆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者可以兼得;否则便可能一无所得。
(二)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7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长足进展,但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不仅企业改革滞后,在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立法方面,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都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建议》所提出的“九五”和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都包括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既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的重要保证,本身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困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但整体素质不高,管理落后,盲目铺新摊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以致多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而经济实绩未能与之相称。传统体制是助长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赖于通过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降耗、增效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有非体制的原因,这要靠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从当前的情况说,要强调立足现有基础,能够以现有企业为依托,通过改革、改组、改造提高生产能力的,就不要铺新摊子;新建项目必须注意经济规模和比较高的技术起点;坚持节约资源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通过加强管理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种“浮财”潜力是很大的。从长远的发展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外延型的经济增长相当长时期内还是必要的;由于我国资金和资源相对不足,又面临着人口和就业的强大压力,还需要继续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是伴随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长过程。
(三)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建议》所强调的控制人口增长,扩大劳动就业,调节社会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加强环境、生态和资源保护,都是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任务。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我国的特殊国情,给建国以来的许多社会经济政策打上深刻的烙印,也是未来15年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充分加以考虑的问题。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目前只能用规范和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加以解决,在这方面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可以借鉴。环境、生态和资源保护是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经济增长现阶段虽然还不大容易完全解决,但执行业已制定的正确方针,加大工作的力度,可以制止资源与环境恶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大问题。
国外一家刊物最近在一篇回顾20世纪的文章中不无感慨地说,20世纪没有任何展望和社会蓝图,在徘徊中行将结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怀着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迎接21世纪的到来。可以相信,按照《建议》所规划的跨世纪宏伟蓝图,再经过15年时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