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把节约放在首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1
第2版(经济)
专栏:

  把节约放在首位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
开展199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目的,就是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节能活动,增强全社会对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重要意义的认识,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八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要“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精神,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八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而能源消费总量仅增长5.6%,平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0年的5.3吨标准煤下降到4.18吨标准煤,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2.8亿吨标准煤,节能率为5.8%。全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由1990年的64亿元增加到157亿元;再生资源回收总值由1990年的190亿元增加到270亿元。以大中型工业沼气工程为主的生物质能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产值达20亿元。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对促进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充分肯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很大潜力。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九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一个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根本的出路是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经营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必须下决心克服盲目追求生产、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忽视效益的倾向,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从相当长的时期看,我国能源消费仍将以煤炭为主,煤炭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形成的温室效应和酸雨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使“三废”最大限度资源化、无害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无论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看,还是从我国资源利用现状和面临的环境压力看,节能、节材、综合利用都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九五”时期要实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优化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要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产业结构,特别要重视和发展低耗能的第一和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随着技术革命不断升级,能源原材料消耗低、资源利用率高、附加值高,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
2.加强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主要依靠行政办法管理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企业。首先要搞好法制建设,用法律规范和约束企业。其次要充分运用税收、信贷、价格、贴息和折旧等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综合利用,限制粗放经营。第三,要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定期发布,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企业节能降耗综合利用上水平、上台阶。第四,搞好宣传和培训,这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3.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我国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更新和改造老旧设备,改造落后工艺,提高设备热效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要研究制定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经济和技术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重视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实用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要培育和发展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技术市场,通过开展技术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技术服务,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