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商业银行“揽储”面面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1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商业银行“揽储”面面观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建立,“筹资兴行”、“存款立行”成为各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多吸收存款,各家商业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了一场揽储、争储大战。
(一)
银行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求发展”的经营机制后,各营业单位不再坐等顾客上门,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吸收存款任务,谁完不成,就奖金、工资一块扣。这一下可苦了平时接触业务工作少,社会活动能力差的员工,揽储的压力迫使他们在业余时间东奔西走,求助于亲友。由于企事业单位、居民可以自由选择银行,于是,哪家有钱,就成了银行争夺的对象。银行求企业、求个体户已屡见不鲜。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长官或财务主管,为支持在银行工作的亲友的工作,有的将原在甲银行的存款撤户转到乙银行;倘若甲乙两行均需照顾,便在甲行存款数天,然后再将此款转去乙行存几日。
各商业银行互相争夺储户,使各家银行存款此消彼长,难以平衡。有的银行即使靠挖别人的墙脚拉到存款,自身也难保“头寸”宽松,常有紧张感。于是使出各种招数,采取给“手续费”、“纪念品”的方法招徕顾客。如此一来,存款就被蒙上一层“变相提高利率”、“不正当竞争”的神秘色彩。以揽储的多少付报酬,使银行员工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一些社会交际广的,自然而然地增加收入,一些亲友握有财政实权的,所得“奖金”、“纪念品”则更可观,而那些社会关系单一、活动能力差的员工,有时因吸储耗费了财力精力,酬了人情,任务却完不成,不仅“奖金”、“纪念品”得不到,几乎连工资都保不住。据对我地区某银行3个营业所调查,有两个所1至6月份因没完成任务,平均每人每月扣去工资150元,有一人两个月才领回40元工资。
(二)
据了解,揽储、争储现象,是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后才有的。过去,营业单位与营业单位之间,存款多少不限,服务态度优劣没有制约,月底工资照发,奖金照拿;如今,实行独立核算,人人有硬任务,谁完不成,对不起,就少拿工资。尽管社会各界对银行揽储颇多微辞,但表现出来的至少是:打破了银行员工工资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人人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关于变相提高利率问题,银行也有说法,既然放开经营,利率就应自行调整,彻底市场化。但从另一方面,不少人担心:常此下去,金融市场非乱套不可,既然存款利率可以抬高,那么贷款利率是否也会变幻花样?果真如此,岂不坑了国家,坑了企业,最后坑了银行自己?
(三)
应该说,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它对打破大锅饭,促进经济建设,正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然而,它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走向成熟,有待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体系。对此,国家已先后颁布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央银行加大了对各商业银行金融管理力度,如清理企业帐户,办理贷款许可证和现金证,对现金支取予以限量等。但商业银行在办理业务中,为了自身利益,仍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如公款私存、定期兑奖等。对于各种不规范的行为,一定要迅速纠正和有效制止。一是中央银行要狠抓这方面的典型,严肃处理,使商业银行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二是商业银行亟待完善一整套工作业绩考核制度,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不能只看揽储多少,要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工种,不同专长,对一线营业人员,主要以任务促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机关人员,则主要考核履行本职工作的质量,义务揽储任务要适度。三是对有公关专长的,要集中起来使用,让他们集中精力攻关,保证其他人员有充沛的精力完成本职工作。
河南信阳地区农行 孔令喜 许远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