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全面理解现代企业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1
第11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理解现代企业制度
陈清泰
江泽民同志在上海、长春两地重要讲话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十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改革方向。”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深层的攻坚阶段,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长期困扰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独立经营的政企不分,产权责任不明晰,企业经营机制难以转变和历史形成的人多、债多、办社会负担重等问题,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寻求一种能综合解决旧体制那些深层次问题,最终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组织形式,那就是现代企业制度。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就大中型企业而言,公司制是主要形式;就企业户数而言,非公司制(独资、合伙、股份合作等)企业占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要确立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可以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政企职责分开的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组织形式;是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的组织保障;是转变企业领导体制、组织制度,实现管理科学的现实选择。
一些人经常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按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的新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将使企业发生根本性变化。首先,改变债务责任关系。企业依《公司法》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对自己债务负责,自负盈亏,直至破产;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其次,形成资产的流动机制。企业要“活”,重要的是要形成产权结构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即资本的注入和出资者的更换、增减能顺利进行。这就改变了工厂制企业中固化而不能流动的板块式、封闭的产权结构;第三,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改变了国有企业与财政和银行紧紧捆在一起,企业只能依赖财政注入资本的体制,使企业有可能进入资本市场,实行广泛、多渠道融资;第四,形成转机制、抓管理的内在动力。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在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来自市场的激励与约束,形成企业内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第五,形成新型的企业与职工关系。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与职工的关系是依据《劳动法》形成的契约关系,企业不再包揽职工就业、福利、子女、社会保障等一切方面;第六,形成企业约束机制。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以法定形式行使选择管理者、重大决策和资本收益的权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者代表缺位的问题。通过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形成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相互激励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并形成科学的领导体制及决策程序,使三者的权利得到保障,三者行为受到约束。从而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我们渴望已久的自负盈亏、优胜劣汰以及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江泽民同志指出:“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贯彻”。这四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我们的学习和理解,其中主要包括:
关于产权清晰。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出资者明确的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是指产权责任清晰。从国家层次上看,企业中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这是十分明确的。但在实践中许多政府部门分兵把口,分别行使一部分所有者权力,与行政管理职能混在一起,形成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政企不分的基础。但是又没有哪一个部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对企业而言,在内部没有所有者具体的、人格化的代表,凡需所有者作决策的事,都要找政府。其结果是,一方面企业缺乏来自所有者负责任的监督,另一方面,由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造成决策目标混乱,决策效率过低,企业难于对市场信号及时作出有效反应,实际上仍处于“国有国营”状态,致使国有资产运作效率过低。要通过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性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明确企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使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国家资产经营机构拥有和行使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进入市场,独立经营,从而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在落实资产经营责任的基础上形成资产流动机制。这将改变国有资产整体板块结构,既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又能形成千万个各自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而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
关于权责明确。这里包括在两个层次上明确权利和责任。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而言,要明确国家通过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的权利,承担所有者的义务。即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国有投资主体,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的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则拥有包括国有投资主体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并可在市场中依法运作这一财产,对其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当破产时,企业要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从企业内部而言,通过建立现代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规范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依据《公司法》建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形成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对称的主体。各机构依据公司章程行使权力,股东会向全体股东负责,董事会向股东会负责,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股东负责,各自照章行事,形成严格的权力责任体系。这就从制度上实现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控制,明确了企业内民主决策与集中统一指挥的关系。
关于政企分开。这是指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首先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前者面对所有企业,统筹规划,信息引导,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法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社会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后者则是管好、运作好国有经营性资产,在市场活动中使之保值增值。其次是指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分开。前者是对资源性、行政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基础管理,制订方针和政策并进行监督,属于政府行为;后者则是运作经营性国有资产,以营利为目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两者不容混淆。只有实行两个分开才能做到政府调控市场,企业自主经营。职能到位即指改变政府热心于办企业、抓企业的事,企业疲于自办小社会这类政府——企业职能错位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权应交还给企业,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由政府接过来,使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将目标真正集中到追求经济效益上来,这是提高企业效率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关于管理科学。科学管理的内涵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改善和丰富的。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应着重考虑的是:一是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二是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制度;三是把握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四是不断优化组合企业内各项生产要素;五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六是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注重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注重资本金积累;七是开发人力资源,培育企业文化;八是遵纪守法,诚信交往,塑造良好形象。
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四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一方面体现在四句话有很强的关联性,四者既互为因果,又互为条件;另一方面只有四句话都能充分体现才能综合性地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那些深层次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重大探索”。进行这一重大改革,稳妥而可行的办法是选择一批企业进行试点,将成功的作法归纳成法律、法规,再行推广。推动这一改革要积极,但又不能急于求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