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宁波以港兴市城乡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宁波以港兴市城乡繁荣
本报讯浙江日报记者杨新元,本报记者吴长生、范伟国、陈颂清报道:在前不久举行的浙江经贸洽谈会上,宁波市又与外商签订了投资一亿美元的石化工业项目。这是宁波以港口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实现港、城、乡联动推进的又一成果。
宁波作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主港区北仑港已展现“东方大港”风姿,矿砂、水泥、煤炭、石化、原油、集装箱码头一字排开,十四个深水泊位装卸繁忙;去年,港口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五。更令人欣喜的是,港口与整个宁波城乡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快速加强,以港兴市战略已渐成现实。
过去五年间,宁波市经济发展有两个数字十分引人注目: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由乡镇企业提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百分之四十三由外贸自营出口实现。前一个数字显示了当地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后一个则表明宁波依托港口提高经济外向度已卓有成效。
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建成以原料和产品大进大出为特点的港口工业群,装机容量一百二十万千瓦的北仑电厂、投资额均在数千万美元以上的善高化工和太平洋化工项目、美资协和乙烯项目、浙江腈纶厂等项目由北至南,依次分布。这些能源、重化工项目的兴办,使宁波的产业结构开始与港口优势相联系,并逐步成为宁波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在此之前,以“红帮裁缝”闻名的宁波,其工业经济一直以轻纺等行业为主,对港口的依存度很低。
穿行宁波,公路及城市交通的“瓶颈”制约虽然仍可感到,但较之几年前,面貌已大为改观。尤其是修桥筑路工地时时可见,显示出明日宁波路畅车欢的前景。近五年来,宁波每年新增等级公路二百五十公里,仅去年全市投入的建设资金就达三点九亿元。宁波还在分层次实施乡镇到县市、县市到宁波市中心的“一小时工程”(汽车一小时内到达)。
公路通畅,“缩短”了宁波城乡与港口、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依托港口,宁波各县乡镇千军万马搞外贸,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全市外贸出口每年以百分之六十的速度增长,乡镇工业也保持了平均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增长速度,全市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近五年间上升了二十个百分点。农业的外向度也大大提高。外国专家经常前来作技术指导。国外提供种子、技术,产品返销国外的农业“两头在外”模式已普遍开花。外向型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在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十多年间,宁波农业也保持着年均百分之十二的增长势头。发达的县市经济,已初步成为宁波港的核心腹地。
港、城、乡的联动,还体现在一体化的城市建设格局上。各方面、各层次都紧紧围绕深水良港搞规划。宁波中心城区定位在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周围县市则作为副中心城市及中心城镇统盘考虑。记者不仅在慈溪等市县看到了详尽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一些乡镇,农村城市化的目标步骤也已十分清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