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扎拉嘎和他的“尹学”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2
第10版(文化广角)
专栏:

  扎拉嘎和他的“尹学”研究
苑利
中国有“红学”,这一般人都知道;但中国尚有“尹学”,知道这一点的则不多了。所谓“尹学”,就是指研究蒙古族古代文学家尹湛纳希及其文学创作的一门学问。尹湛纳希,1837年生于清代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市),是蒙古族历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言情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就是植根清代蒙古族社会生活,借鉴著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的,故有人称之为蒙古族的《红楼梦》。这一点,恐怕就连研究“红学”的人,知道的也不多。
近年来,有个中年学者,以“尹学”为对象,一连搞出三本专著,从而成为站在“尹学”研究制高点上的人。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扎拉嘎先生。
扎拉嘎先生早年喜爱自然科学,曾就读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他自己介绍说,他大学毕业论文写的是甜菜的培养与种植,这篇论文后来发表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许多人看好,觉得他就是这方面的专门家的苗子。然而,毕业后他并没有继续走这条路,而是弃理从文,研究起了文学。1978年,当他第一次来到北京,拜见他未来的研究生导师时,导师陈毓罴先生便敏感地发现这位年轻人独有的天赋、他的哲学功底、他的思辨力和他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先生收下了这位原本有希望成为甜菜专家的蒙古族青年,从此,扎拉嘎便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一名研究生。
几年后,扎拉嘎研究尹湛纳希的第一部专著《〈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出版了。这部著作从许多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尹湛纳希小说《一层楼》、《泣红亭》与中国汉文古典名著《红楼梦》之间的渊源关系。它就像天外来客,使许多人大吃一惊——原来《红楼梦》在民族文化交往中,还发挥过这等作用。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尹湛纳希年谱》和《尹湛纳希评传》等两部著作,像这样对某个少数民族作家进行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界,还是比较少见的。《尹湛纳希年谱》在资料极为匮乏的条件下,对尹湛纳希的家世、生平、创作历程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证,从而澄清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尹湛纳希评传》则依时序设章节,系统阐述了尹湛纳希的文学生涯,展现了尹湛纳希其人其事的全貌。三部专著互相支持,形成系列成果,将尹湛纳希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1995年6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蒙古学研究所、辽宁省朝阳市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召开了“尹湛纳希研究三种座谈会”,与会者对扎拉嘎先生的尹湛纳希研究三种,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他在尹湛纳希研究方面系统、全面的程度,在“尹学”研究中是独一无二的,许多研究成果在“尹学”研究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学者们对他肯从原始资料入手,敢于啃硬骨头的治学态度,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介绍,由著名作家玛拉沁夫牵头主持的尹湛纳希纪念馆,已于尹湛纳希故乡辽宁省朝阳市落成,并于近期正式开放。扎拉嘎先生的研究成果,将作为尹湛纳希纪念馆开馆的展品予以展示和收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