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约·维·斯大林是集体农庄制度的创造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21
第3版()
专栏:

约·维·斯大林是集体农庄制度的创造者
苏联 哥·科托夫
列宁的战友和他的事业的天才继承者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争取劳动人民的自由和幸福的斗争。我们祖国在争取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中所获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是和他的名字分不开的。
在斯大林的英明领导下,顺利地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任务——把千百万劳动农民导向集体农庄制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伟大的斯大林是集体农庄制度的创造者。
×××
列宁曾论证了把农民群众导向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历史必然性,并且为完成这一任务制定了他的著名的合作社计划。
列宁敏锐地看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在工人阶级和千百万劳动农民群众建立联盟并且保证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的情况下,合作社是唯一正确的、为千百万农民所容易接受和了解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斯大林同志根据列宁的天才预示和苏维埃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成熟需要,全面制定了并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斯大林同志曾异常令人信服地指出,不能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长时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既以最大规模的、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为基础,又以极为分散的和落后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早在一九二七年末,当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已取得决定性成就的时候,农业的分散性使它不适宜于使用现代化机器设备所造成的极端落后,已经显现出来。农业的落后曾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险恶的情况。
此外,当我国的小生产还大量存在甚至还占优势的时候,我国仍然存有使资本主义复活的条件,因为,正如列宁所说:“……小生产经常地、每日、每时都在自发地、大规模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为了消除这一危险,并且不仅在城市而且也在农村中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稳固基础,就必须把农业转向能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并能把商品谷物的产量提高好多倍的大规模生产。斯大林同志指出了摆脱当时境况的出路。在被称作集体化的代表大会,即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同志说道:
“出路就在于用公共耕种制做基础来把零散的小农庄联合为大农庄,用新的更高的技术做基础来实行集体耕种制。
出路就在于循序渐进,然而一贯到底地,不是用强迫方法,而是用表彰和说服方法,把小的和极小的农庄联合为大的农庄,以公共的共耕式的集体的耕种制做基础,同时采用农业机器和拖拉机,采用增加农业强度的科学方法。”(斯大林全集第十卷,第三○五—三○六页)
这就是斯大林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英明纲领,这个纲领受到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的一致拥护,并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全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方法、条件和时间问题,在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斯大林同志坚决要求在使小农庄集体化时,要严格遵守自愿原则,绝不允许有任何强迫。
党、斯大林同志是从缜密地考虑了苏联各个不同区域的特殊条件出发,来确定集体化的速度和时期的。
斯大林同志指出:“……估计到苏联各个不同区域内特殊条件的原则,也和集体农庄运动自愿性的原则一样,是发展健全集体农庄运动的最重要前提之一。”(斯大林:“胜利冲昏头脑”,人民出版社,中文版,第四页)
斯大林同志对歪曲党的集体农庄建设路线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他教导我们既不要超越群众运动,也不要落在群众后面,不应当听任运动自流,而应有组织地领导集体农庄运动。斯大林同志的著名论文“胜利冲昏头脑”和“给集体农庄工作同志们的答复”,对于开展群众性的集体农庄运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党坚持而耐心地、循序渐进地为贫农和中农群众过渡到集体农庄的道路,准备了一切必要条件。
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实行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纲领,进行了巨大的工作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企业,大量地为农业制造了拖拉机和其它机器。农业合作社逐渐使农民习惯于集体经济,教育他们参加集体农庄。第一批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工作成绩用事实使农民群众信服了巨大的社会主义生产的优越性。一九二八和一九二九年在采购粮食运动中对富农分子所作的坚决斗争,促进了农村中贫农的联合,使中农摆脱了富农影响,从而孤立了富农分子。
党的这一切措施都为贫农和中农的群众性集体农庄运动准备了条件。这个运动由一九二九年下半年开始,并在我国的生活中开辟了伟大的转折时期。
农业的全盘集体化和在这个基础上消灭富农,意味着最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意味着社会由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这种变革的意义,就其后果说,相等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变革。
在千百万农民群众直接支持下,这个由国家政权发起由上而下实行的革命性变革,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些根本问题:如消灭了富农这个人数最多的剥削阶级,领导农村中人数最多的贫农和中农阶层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在国民经济中这一最广阔的、迫切需要的同时是落后的部门——农业中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
集体化的成绩明显地证明了党在对待农民问题上执行斯大林政策的正确性。右倾投降分子——富农的庇护者们已被彻底粉碎,托洛茨基主义认为工人阶级不能领导基本农民群众走向社会主义的反革命理论也被粉碎。共产党依照列宁—斯大林的学说,实行了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联盟的政策,在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斗争中,更加巩固了这个联盟,并使它成为工人阶级和集体农民的友谊结合。
×××
斯大林同志所发现的作为现阶段集体农庄运动主要形式的农业劳动组合,对于巩固和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劳动组合形式的优越性,就在于它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组织的最重要的要求—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同时它把集体农民的个人的、生活的利益和他们的公共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恰当地使第一种利益适合于第二种利益,因而有利于以集体主义的精神来教育集体农民群众。
斯大林同志曾不倦地研究进一步巩固集体农庄制度的问题。还在一九三零年,他就提出了从组织上和经济上巩固劳动组合形式的集体农庄的任务。在组织上和经济上巩固集体农庄是斯大林的集体化学说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发展公有经济—集体农庄的主要力量,增加集体农庄的公有财产,提高集体农庄劳动的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总量和扩大商品产品的出路,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所有的集体农庄布尔什维克化,使集体农民生活富裕起来。
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巨大的工作。党和政府曾用在工作上和政治上经过考验的干部来巩固集体农庄。稳固的土地使用制的建立、耕地无人负责现象的消灭和按公顷加算义务供售农产品制度的建立,促使集体农庄土地得到更充分和更好的使用。
正确地组织集体农庄劳动和正确地支付报酬,达到了大大提高集体农庄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收入的正确分配、集体农庄内部民主制度的建立、保护公有财产和从集体农庄中赶走了潜入的敌对分子、集体农民的农业技术的教育、对集体农庄在农业技术上的帮助的保证、赋予集体农庄长期信贷的优待条件等,所有这些不论过去和现在都促使着集体农庄的组织上和经济上的巩固。
一九三五年,遵照斯大林同志的倡议,通过了被集体农民合理地称之为斯大林的集体农庄生活法规的农业劳动组合模范章程,这个章程对于集体农庄的组织上和经济上的巩固,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始终不渝地关怀着最严格地遵守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情况,严格地惩治违犯章程的人和滥用集体农庄财产的人。
根据斯大林同志的倡议所创建的机器拖拉机站,在农民经济集体化方面曾起了特殊重要的作用。在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集体农庄方面、在扩大农业产品生产方面的主导作用是属于机器拖拉机站的。由于党和斯大林同志本人经常关怀以完善的机器装备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已成为了国家的大企业。现在在农村里,有近九千个机器拖拉机站、护田植林站、牧场土壤改良站和机器畜牧业站。
集中在国家手里、机器拖拉机站手中的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保证集体农庄生产高速提高的最重要手段。机器减轻了集体农民的劳动,无比地提高着劳动的生产率。
×××
农业的集体化,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建立,给我国农业生产的高涨和集体农民物质福利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
斯大林同志指示说:“谁也不能否认,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在最近二十年至二十五年中,有巨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在三十年代没有用新的集体化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农村中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那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没有这种生产的变革,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就会萎糜下去,如像现时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的生产力萎糜的情形一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版,第五五至五六页)
还在战前的年代里,在大规模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农业中,谷物和其他产品的生产都已达到了卓越的成就。已经巩固和确立了的集体农庄制度,光荣地经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严重考验,保证了武装部队和居民的粮食供应,保证了工业原料的需要。战争期间,集体农民表现出在农村中史无前例的对于全民利益的高度觉悟。
在战后年代里,由于苏维埃国家的大力帮助和集体农民的忘我劳动,农业方面迅速地克服了战争的影响以及接踵而来的一九四六年的严重旱灾。在极短时期内,已经恢复了而且超过了战前的农产品生产水平。一九五二年,播种面积较一九四○年增加了五百三十万公顷,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八十亿普特。技术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生产也大大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公有畜牧业的发展获得了重大成就,无论在牲畜头数方面或畜产品生产方面,都在国内占绝对优势。
战后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使集体农庄制度的发展和巩固达到了新的、更高的阶段。这种发展是通过社会主义社会有组织的力量对自然界的强大进攻来实现的。斯大林的改造自然的计划正在顺利地实现着。
合并小的劳动组合,是战后时期在组织上经济上巩固集体农庄的重要措施。它给在生产上使用复杂的机械设备、给更好地运用科学成就和先进经验、给集体农庄生产的各方面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的学说,在斯大林同志的天才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作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著作中,斯大林同志全面地研究了用逐步过渡的方法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水平、用逐步过渡的方法以产品交换制代替商品流通的问题。实现这一任务是准备将我国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三个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
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社会主义在我国的胜利,使许多世纪以来城市和乡村对立、工业和农业对立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把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将使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本质差别趋于消灭。这种差别现时还作为在城市、工业中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与在农业中的集体农庄的、集团的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的差别形式存在着。
社会主义农业在第五个斯大林五年计划中要得到强大的发展。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指示说,在农业方面,主要的任务今后仍然是提高一切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增加公共的牲畜总数并大量提高其产品生产率。
为了实现农业方面的主要任务,要求党、苏维埃和农业机关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改善对集体农庄建设工作的领导,经常注意集体农庄公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并在这个基础上保证集体农庄商品生产的增长,不断地提高集体农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
党和人民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所建立的集体农庄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现在的任务在于,用一切方法巩固集体农庄制度,以求达到苏维埃国家全部集体农庄的进一步高涨和繁荣,巩固工人阶级和集体农民的联盟。
(译自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苏联“消息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