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大学生当新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3
第4版(要闻)
专栏:凡人新事

  大学生当新农民
本报记者杜若原
24岁的彭文军,如今是湖北省天门市学历最高的农民。去年初,他辞掉公职,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小型农场,科学种田加上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
1992年,彭文军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邻县人事局工作。当了一年干部,他觉得难酬其志,便萌生了承包大面积土地办农场的念头。1993年底,他给老父亲写信,希望觅到200亩闲置农田,由他承包耕种。
开始,亲友们以为小彭只是说说而已,不料他竟当了真。虽然只找到100亩边远农田,彭文军还是舍弃“铁饭碗”,回到天门市麻洋镇邱湾村办起了家庭农场。对此,亲友们很不理解,说他是自找苦吃;父母更是埋怨:“我们含辛茹苦送你读书,就是希望你能离开农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彭文军有自己的信念。他拿出积蓄,购置了一些农田机械,领着全家耕整土地。芦草丛生的40亩荒地,经过改造种上了棉花。另外60亩土地,种下了他从荆州农科所引进的优良稻种。不巧的是,水稻扬花时遇上风灾,减产40%,但亩产仍达400多公斤,比常规稻高出近百公斤。一年下来,100亩田纯收入4万多元。彭文军说,若是年景正常,收入还可翻一番。
彭文军的创举,引起天门市委书记段远明的关注。去年12月初,段远明特地拜访彭家,与他们探讨稳定、发展家庭农场事宜。当听说彭文军正在筹建良种站,准备为乡亲提供一系列农技服务时,段远明备加赞赏,表示要尽可能给予支持。
目前,彭文军正与家人一道,在农场附近新办一个高效水产养殖场,建一个农作物良种示范基地。他说,他要用科学种田的实践证明,从事农业开发也是大有作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