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实现持久停火巩固穆克联盟达成维和共识美国在波黑面临三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1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实现持久停火巩固穆克联盟达成维和共识
美国在波黑面临三难
本报记者黄晴
自从今年美国改变过去间接参与波黑事态的政策后,在波黑显得异常活跃,已成为调解波黑内战的主导方。美国采取了军事空袭和外交斡旋双管齐下的办法,又打又压又拉,加之波黑战局又出现了不利于波黑塞族的变化,终于使波黑问题各方就波黑未来的国家结构和体制达成了基础性协议,波黑出现了所谓“三年内战以来最有希望的和平前景”。
然而,波黑内战已打了3年,其内在矛盾盘根错节,各方积怨很深,一纸协议往往会被一次冲突事件冲垮。此外,美国的计划要取得有关大国特别是俄国的认可也是困难重重。所以,美方谈判主代表霍尔布鲁克在取得若干有轰动效应的成果后,一直保持低调的审慎态度。
美国目前的三大急务是:1.尽快在波黑实现有效持久的停火;2.巩固穆克联邦,作为未来波黑新国家的基础;3.就未来驻波黑多国维和部队的组成和机制达成国际共识,争取美国主导下的俄国参与。从目前情况看,美国要实现这三个目标还有很大困难。
10月8日,波黑塞族袭击了北部图兹拉附近的难民营,造成30多平民伤亡。据说还有塞族飞机介入,违犯了禁飞规定。北约随即出动飞机,但后称因天气不好未实施攻击。
据一不肯透露姓名的白宫发言人说,美国不仅极为关注塞族的袭击,也关注各方的进攻行为,美正密切注视克族的军事移动。从这一迹象看,在停火即将生效之前,美国多少改变了过去只对塞族实行打压的做法,而是要求各方均不要犯规。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波黑发生的战斗是停火前各方争夺地盘的行为,在停火生效前战斗是不会停止的。波黑内战不是那种能令行禁止的正规战,有关各方对协议又均有不满意之处,很容易找到借口不执行协议或退出谈判。在这种情势下,美国对波黑目前的冲突事件,看来不会像以前那样小题大做,而是尽量大题小做,息事宁人,争取先按计划实现停火,再对各种问题就事论事,个案解决。
波黑穆克军队在前一时期取得军事进展后,双方的矛盾也呈公开化之势。穆克联盟是美国和平计划的基石,穆克联盟动摇意味着美国计划的失败。
9月底,美国派退休将军休厄尔前往调解,他试图安排双方军事将领会晤,结果未能成功。后来他又试图安排穆克双方政治领导人会谈,又因穆族拒绝而流产。
目前穆克双方已发生了两起军事冲突,克族军队在新攻占的地区插克罗地亚国旗,采用克罗地亚货币,不许原穆族难民迁回,这引起了穆族的极大不满。穆克双方的关系恶化,有可能导致波黑军事态势的重新变化,导致美国对波黑政府的援助无法实施,导致新的政治结构方案成为一句空话,而目前美国能否走出这一泥沼尚不得而知。
10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和俄国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在日内瓦会谈,双方同意美俄军队将在波黑未来的维和行动中合作,但在指挥权问题上歧见颇深。美方要求北约行使完全指挥权,俄方则提出多国部队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行动。俄国以前还提出过轮流坐庄的主张。
美国担心,如俄国在波黑的部队不受北约指挥,将会出现分离的“俄占区”;但如不让俄国参加,塞族会不安心,西方与俄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也将更难合作。
此外,还有经费问题,美国的主张是谁出兵,谁掏钱。俄国要出兵,但又说拿不出有关经费。联合国已面临财政困难,更拿不出这笔钱。总之,多国维和部队计划说易行难。
最近,美国在波黑和谈和中东和谈上都取得进展。克林顿政府在外交上得了分,又在大谈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作用”。但是,美国的这种“领导”实在是个苦差事,要在矛盾的泥沼中左冲右突。波黑的事情现在还远谈不上了结,变数很多,最终结果如何,人们还要拭目以待。
          (本报华盛顿10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