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重学白求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3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重学白求恩
陈沙
最近,中央领导提出重学白求恩,建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重新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哺育了几代共产党人,成为我们夺取政权,建设国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要求重学白求恩,是为了迎接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因为在新的形势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建设和改造,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了,需要一个大的推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影响干部整体素质的第一要素则是人生观、世界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提出跨世纪宏伟纲领的同时,如此重视干部问题,重视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是真正抓住了关键,找到了支点。
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是由几个“部分素质”构成的“合金”。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对于其他品格要素,诸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作风素质等,有重大影响和渗透力量,对于形成整体素质能够发生“合成”作用或曰“整合”作用。先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合成”过程或“整合”作用中,能够改造或提高其他素质;人生观、世界观不正确,即使其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等比较突出,也不是我们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干部。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又将人生观、世界观形象地比作“总开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献身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能代表人民,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带领人民群众一道前进。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追求、信念和力量的源泉,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
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改造不是封闭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始终经受人生实践的挑战、锤炼和检验。建国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先后受到两次大的考验,一次是“进城”,一次是“改革开放”。两次考验,锻炼和壮大了我们的干部队伍,提高了队伍素质,也淘汰了干部队伍中的一些败类和渣滓。尽管毛泽东同志建国前夕就提醒全党,进城之后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不久就打招呼,不出一两年,就会有人被腐蚀,仍然有少数领导干部把中央的告诫当作耳旁风,两次考验,两次都有人掉队。一个共同规律是,职务高了,权力大了,直接监督的人少了,当面奉承的人多了,个人欲望膨胀了,经不住酒绿灯红和各种诱惑了。这个规律也告诉人们,不论职位高低,党龄长短,谁要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谁就会身败名裂。
面对新的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更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地在实践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的锻炼和改造。党中央提出了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我们需要一支浩大的高境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学白求恩,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够像白求恩那样,像焦裕禄、张鸣岐、孔繁森那样,有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我们就能经受住任何考验,我们的事业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