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大比赛需要大气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4
第4版(体育)
专栏:

  大比赛需要大气魄
本报记者任建民
马拉松赛是目前世界上开展最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之一。世界各国的首都和大城市几乎每年都举办马拉松赛,这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中国从1981年首次在北京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以来,今年已是第15届。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北京国际马拉松已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每年吸引不少优秀选手前来参加比赛。
衡量马拉松赛水平高低,一看规模,二看成绩。世界著名马拉松赛规模都很大。如已举办99届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今年有75个国家的1.2万人参赛;伦敦马拉松今年则吸引了2.6万人,可谓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而鹿特丹马拉松赛则以成绩好而著称,埃塞俄比亚选手迪萨莫1988年在这里创下了2小时6分50秒的世界最好成绩,世界第二和第三的成绩也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今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主办者在提高比赛水平上做了很大努力。他们多方面筹集资金,邀请高手参赛,另一方面,又增设了10公里的群众性项目,以争取更多人参加,达到推动全民健身的目的。
但是,困难也不少。首先,由于资金所限,奖金缺乏吸引力。冠军奖1万元人民币同伦敦马拉松的5.5万美元相比的确少了点。更何况世界一流选手出场费有的就高达5万美元。另外,群众性长跑人数也受到公安交通部门的限制。
要使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再上一个台阶,需要更大的气魄。水平高才能吸引赞助,而资金雄厚方能有一流选手参赛。不管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有投入才能有产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