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善待群众来信——访河北廊坊市委书记张成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4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善待群众来信
——访河北廊坊市委书记张成起
本报记者杨振武
49岁的张成起出身农家,大学毕业后曾任副科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地委副书记等职,读过研究生,1992年任河北省廊坊市委书记。9月21日下午,记者与他交谈时,话题扯到了如何对待群众来信的问题上——
记者:听说您近3年阅批了2000多件群众来信,这件事在干部群众中很有影响。
张:准确地说是2048件。其实,阅批群众来信,本来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项内容,没什么好张扬的。老百姓给我们写信,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们整天讲要做人民的公仆,如果连人民群众写来的信都不愿意看,还算什么公仆?
记者:您如此重视群众来信,一定有自己的考虑。
张:我觉得,作为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重要的就在于正确决策。大量的群众来信,是我们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决策依据的一个重要渠道。只有随时倾听和了解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迫切需要解决什么,才能使我们同群众保持息息相通,才能使我们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更受群众拥护。阅批群众来信,从某种意义说,就是不出门的调查研究,何乐而不为!
记者:您是不是有信必阅、有信必批?
张:我坚持有信必阅,但不是有信必批。我从不让下属代劳,无论工作多忙,凡是写给我的信,都是我亲自拆封的。当然,处理群众来信是件很麻烦的事。来信有署名的,有不署名的,也有署假名的;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大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偏差,小到两口子打架村干部评理不公,等等;由于写信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有的字迹七扭八歪,需要认真辨认才行。在这方面,没有点耐心是不行的。
记者:您对哪些内容的来信批办较多,效果如何?
张:我处理群众来信主要是看它反映的内容。这几年批办较多的,一是反映群众意愿的建设性意见;二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有事实根据的各类举报;四是能够解决但久拖未决的问题;五是外地群众的来信。这些信件约占来信总数的1/4。在这些来信上,我批的意见都比较具体,要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前年6月,一些居民给我写信,反映市区一些摊群侵占道路为市场,致使交通堵塞。我骑自行车到实地走访,果真如此。我要求市区两级城建、工商等部门提出解决办法,并与市长一起现场办公,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记者:在处理群众来信中,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张:这几年我虽然在阅批群众来信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但算总帐很值得。从群众来信中我了解到不少真实情况,也学到不少东西。我们工作中很多好的思路、好的做法是来自群众的建议,我们抓的一些有影响的案件,多是群众来信提供的线索。有些来信虽然不完全真实具体,但通过若干封群众来信的综合分析,可以大体了解下边存在的问题。我们把群众来信处理好了,把矛盾就地化解了,还可以为上级机关减少很多麻烦。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来信之中有民情,来信之中见民心。我觉得,我们要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首先就要善待群众来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