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论“第一条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7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论“第一条方针”
本报评论员
编者的话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九条重要方针:
第一条方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条方针,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第三条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第四条方针,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第五条方针,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第六条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第七条方针,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第八条方针,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第九条方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为了充分而系统地宣传贯彻以上九条重要方针,本报从今天开始发表评论员文章,联系实际,对每条重要方针予以阐述。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九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一条重要方针,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这条方针可以说是我国4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经济工作基本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持续”、“快速”、“健康”,每个词的后面,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建议》用最简练的语言,把它们概括出来了。
首先是速度问题。经济发展的速度,多少年来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这毫不奇怪,因为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迅速改变面貌,尽快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我国人民的最大愿望。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到底也就是在于它能够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所以,速度问题是一个关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正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争得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效益。
认识到速度的重要,接着而来的就是如何把握速度和评价速度的问题。实践证明,速度低了不行,速度过高也不行。大家知道,历史上我们在很长时间内犯过急于求成的毛病,片面地追求过高的速度,结果都吃了亏。1958年的“大跃进”和1978年的所谓“洋跃进”,就是突出的代表。速度过高,往往会出现大起大落;强求高速度,层层压指标,容易助长浮夸,出现所谓“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正常现象,造成许多难以解决的后遗症。正是为了使人们认识把握恰当速度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央已经把原来用了多年的“高速”的提法改为“快速”,这是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
我们讲速度,强调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快”是有条件的。从经济发展的要求说,这种速度必须是讲效益、讲质量的。因为无效益、低质量的速度,是表面的不实在的速度,不仅不利于而且有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想想看,如果企业的产品,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这样的生产,与其说是“生产”,不如说是浪费;这样的速度,一时上去了,也会很快下来。从实际出发,还要允许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搞“一刀切”,不在发展速度上互相攀比。
“持续”的内涵也是很丰富和深刻的。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而又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目标,靠短时间的快速发展是不行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目的。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不仅告诉人们,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且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必须是持续发展的。提出“持续”的要求,也是对速度的一个制约。我们要求的快速,决不是一年两年的快速,而是持续不断的快速。所以,安排速度,一定要留有余地,当前的速度要为以后的速度创造条件,而不是设置障碍。《建议》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最早是从人类的环境保护角度提出来的,如今已经成了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我们在讲经济发展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资源、环境、社会、人口等更大的范围来加以考虑。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已经突出出来,如果不及早注意这个问题,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会在严重的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面前处于被动的地位。
“健康”是在90年代初总结了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提出来的。对于什么是健康发展,《建议》做了简要的概括: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大幅度波动。做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相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应该说,健康的要求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内涵,无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还是从人们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来看,它同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治疗多年存在的单纯追求外延扩张、投资饥渴等顽症是一剂良药。《建议》还明确指出,要实现健康发展,关键问题是经济发展必须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只有适应国内外市场,才能促使经济健康发展,而经济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经济体制的转换。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要体现在持续、快速、健康三个方面。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一个平衡点:既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获得持续、健康的速度。快速是目的,持续是要求,健康是保证,它们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学习和贯彻《建议》,就要全面和深入理解三者关系,并在经济工作中,把它落到实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