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中央纺织工业部部署今后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23
第2版()
专栏:

中央纺织工业部部署今后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发布了“关于目前纺织工业情况及今后工作部署”的指示,兹摘要发表如下:
纺织工业目前的基本情况
四年来,纺织工业部门基本上执行了中央关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指示,完成了企业的恢复和初步改造工作,并使生产有了一些发展,在供应人民需要、稳定市场及积累资金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九五二年,全国纺织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均有很大增长:棉纱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一百零一,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百分之五十一;棉布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一百三十,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百分之六十七;麻袋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五百七十一,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百分之八十七;家蚕丝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三百九十。此外,毛纺、印染、针织复制、绢纺等产量,也逐年均有增长。
近两年来,国家又注意了在内地发展纺织工业,设备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开始起了变化。由于国营纺织工业生产的发展与设备的增加,纺织工业中国营与私营的比重也起了较大的变化。但如果以绝对产量说,私营厂的生产也是逐年增长的,如一九四九年只产棉纱八十四万二千件,一九五二年为一百二十六万六千件,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点三。
我国纺织工业在恢复和改造过程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国营力量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主义成分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长。一九五○年起,国家采取了统一分配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统购产品或加工的措施,这样不仅在稳定市场、和帝国主义斗争方面取得了胜利,而且使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得到发展,从而增强了国营纺织工业的领导地位。
我国纺织工业特别是占全部纺织工业产值百分之七十的棉纺织业的设备利用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我国设备少、人口多的客观情况所促成的。目前除个别地区的部分工厂设备利用率尚未充分发挥外,全国国营工厂均已实行三班生产制,一九五三年设备利用率将达百分之九十五点四。
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纺织工业方面工人阶级的队伍扩大了。在工厂劳动条件和工人生活方面,近四年来亦有了很大改善,多数国营工厂已新建车间降温设备,增加了安全装置与除尘设备,调整了工资、工时,增建了工房、医院、托儿所等福利设施。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推动了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纺织企业中原有的机器修配厂,经过调整改进与组织专业分工,已能自制全套纺织机器,产品质量逐年有所提高,目前正在设计与试制较高性能的机器;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今后逐年所需的纺织机器设备逐步可以自给。
国营纺织业这几年来虽获得了以上一些成就,但目前仍存在着若干重要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纺织工业的设备极感不足,随着人民需要的日益增长,这种状况将更加严重;设备不平衡的现象仍未克服,不仅地区分布不平衡,而且纺、织、印染之间亦存在着不平衡;在企业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严重的缺点,特别是质量、品种、花色,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的需要;对于私营企业的领导也还不够。
今后国营纺织工业的任务
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我国纺织工业目前的情况,国营纺织工业今后总的任务是:在改善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合理调整设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在能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根据需要与可能,在我国腹部的产棉地区,有计划地建设新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比重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正确领导私营纺织业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并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挥其积极方面的作用。
第一、布匹的供应关系着全国每一个人的生活,关系着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因而纺织工业目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此,纺织工业在发挥现有设备潜力的条件下,尚须在几年内迅速增加相当数量的纱锭和织布机,这方面如不及早准备,将来就可能发生与人民需要脱节的危险。
在纺织工业今后的基本建设计划中,必须逐步解决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使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和内地市场。因此,必须新建一些棉纺织工厂和印染厂,逐步发展新的纺织工业基地。
在建设新的企业的过程中,除解决地区间的不平衡以外,同时应解决纺、织、印染设备之间不平衡问题。至于毛、丝、针织、人造纤维等方面,应按需要与可能,适当地增加设备,并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五年以内,国家新建的工厂虽可陆续投入生产,但纱布的供应基本上仍须靠现有工厂来解决,加之我国的纺织工业虽历史较久,较有基础,但厂房陈旧,机器设备不合理,且长期失修,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改造现有企业,使其与新建工厂相互配合,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现有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贯彻经济核算制,特别是加强技术管理和健全技术责任制,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发挥企业的潜在力量;某些地区纺织设备尚未充分利用者,应设法克服困难,发挥设备利用率,组织生产。另一方面,根据投资少、收效快的原则,应有重点和有步骤地对现有企业的机器设备加以合理调整和改造,尤其是毛纺、绢纺、亚麻等企业,应尽量利用现有设备,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花色的前提下发挥生产效能。
发展国营纺织工业的生产,应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棉花和其他纺织原料的产区,地方应有计划地与纺织工业部所属企业相互分工配合,适当兴建或扩建若干纺织工厂和印染工厂;对于现有的地方国营企业,应进行设备的调整,切实改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
第二、纺织工业不仅应在数量上满足人民需要,而且应在质量、品种、花色等方面满足人民的需要。过去,纺织工业主要任务是在数量上保证人民最低限度的需要,因此,产品质量不高,品种不多,花色单调。这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购买力尚低和纺织产品极感不足的情况下,是不得不然和可以允许的。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近年来人民购买力已有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数量上能得到满足,并开始要求在质量、品种、花色等方面得到满足,在今后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这种要求更会日益迫切和提高。如果看不到这一点,纺织工业就无法完满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在国营企业的生产中,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质量和品种问题,许多企业经常不能完成质量计划,如棉纱条杆不匀,拉力不足,次布率大,印染技术较低,品种又少,这些缺点特别表现在地方国营纺织业和私营小厂的加工布方面。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的是某些领导部门和负责干部,对人民的需要很少调查研究,只埋头生产,不问市场需要,或者把研究人民需要的责任都推给商业部门,实际上这是对新鲜事物缺乏感觉的保守思想作怪的缘故,正如“曙光照耀着莫斯科”一剧所反映的那样。
为了提高国营纺织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花色,各厂今后应严格督促执行各种技术操作方法,深入巩固“郝建秀工作法”与“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推广“一九五三纺织机器保全工作法”和保全工作制度,大力降低断头率,加强产品检验制度,并发动职工群众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大力改善产品品种,加强对花样设计的领导。应从研究人民需要着手,积极试制与生产各种新的产品,设计为群众所喜爱的花样,为此应克服各级人员中看不见群众新的需要的保守思想。再次,逐步地提高原料的质量;应规定切合实际的规格标准,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逐步提高;同时,提高质量所必需的某些设备,也应适当解决。
在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和增加品种花样的同时,应注意到降低产品成本的问题。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对立的看法应加以批判。
在纺织工业的企业中,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有很重要的意义,应继续增加车间降温设备和除尘设备,多设安全装置,并注意女工的特殊要求(棉纺织企业中女工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整个国营纺织业女工平均占百分之五十)。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私营纺织业的领导。我国纺织工业中的私营部分,历史较久,比重也不小。几年来国家对私营纺织工业的领导是比较有力的,纺织工业中的国家资本主义成分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国营纺织业在纺织工业中已确立了领导地位,主要纺织产品基本上已为国家所掌握。对私营企业来说,生产力也有所提高,并能得到一定的利润。今后在发展生产、保证需要这一要求下,继续加强国营纺织业对私营纺织业的领导,仍是纺织工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有计划地适当扩大加工定货的范围,指导和帮助其提高技术,改善质量,改进经营管理,适当发挥其生产积极性,根据需要与可能条件,有计划地、逐步扩大公私合营的范围,加强对私营企业的改造工作。
加强对私营纺织业的领导,必须注意到广大的手工织布业和某些生产方式落后的针织、复制等行业。据不很完全的统计,全国有手工织机(即铁木机)约十八万余台,每年约可织布二千万匹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力量。在针织复制业方面,每年需纱量约占总产量百分之二十,也是很可观的一个力量。而这些行业与产品种类极为复杂,情况各异,生产分散,且生产方式落后。对它们必须采取慎重的政策,即一方面积极利用其生产能力为人民需要服务,另一方面又必须稳步地实现对他们的改造。对于针织、复制等中、小企业,应适当扶助其发展;对于小手工业者,应引导它们逐步走向合作化的道路,提高生产;但有一些行业(如手工织机等),由于国营企业生产发展,在接近近代纺织工业城市的地区,将来势必有一部分要被淘汰或缩小生产范围,对它们应适当组织转业并解决失业工人的就业等问题。
改进和加强领导工作
几年来,纺织工业部门在中央领导下,工作是有成绩的,但从领导上来检查,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它表现在:对于人民群众各种不同的和日益变化着的要求,缺乏主动的进行调查研究,单纯依赖销售部门,以致对于人民到底需要什么这一问题一直心中无数。在各级领导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满情绪与保守思想。企业领导工作中有不少缺点,特别是企业技术管理薄弱,对于各种先进经验的推广领导还不够有力。各级领导干部钻研业务的空气不浓,政治思想领导差,对下边的情况了解不具体不深刻,对中央的政策方针研究不够,因此在领导工作中就不可免地表现了一般化的毛病。为了完成今后的艰巨任务,纺织工业部门必须切实改进与加强各级领导工作,及时研究中央的方针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找出每个时期的中心环节,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应抓住重点,总结经验,推动全盘,争取今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