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不污染环境又对人畜无害我国生物防治研究应用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不污染环境又对人畜无害
我国生物防治研究应用上新台阶
本报北京10月18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防治作物病虫害并非都要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全新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几年来得到长足发展。记者今天从在京召开的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上了解到,1995年,我国生物防治面积已经达到2000万公顷,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的依存关系,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而不致造成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既不污染环境又对人畜无毒。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因有害生物的危害每年大约损失35%的粮食和33.8%的棉花,化学农药每年可挽回全球15—30%的农作物产量损失。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引起了环境污染、残留量增加、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生物防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
近年来,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生物防治事业迅猛发展,无公害生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和害虫的天敌保护利用等呈现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据初步统计,“八五”期间我国已有45种生物农药和优势种天敌完成了中间试制,其中约有15种生物农药完成了农药登记,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近20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这些生防科研成果已转变为生产力,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发挥出巨大作用。
由中国植保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农科院生防所、北京农林科学院环保所共同举办的这次学术讨论会,共收到来自全国生物防治科研、教学、生产和应用系统的学术论文358篇。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的380多名生防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代表们分别就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害虫生防、植病生防等专题展开研讨,20余家科研单位和生物农药厂展出了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