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贾振禄团长的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贾振禄团长的用人之道
史照栋吕占华崔长生
编者按:北京军区某坦克团团长贾振禄的用人之道并不复杂,只不过是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办事而已。但是,也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办得到。贾振禄同志能办得到,是因为他用人出自公心,能秉公办事。我们每位领导干部如果都像贾振禄同志那样,那么在任用干部上的不正之风,就会得到纠正。                  
北京军区某坦克团团长贾振禄任职5年,团队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47项工作在总部、军区和集团军出名挂号;连续5年被军区、集团军和师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团”、“后勤建设先进团”、“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团”、“行政管理先进团”、“全面建设过硬团”、“先进团党委”。
在这里,官兵们都说,咱们团这几年有这么大的成绩,得益于团长的用人之道。
不为闲言碎语所左右
贾振禄任团长之初,就阐述这样一个道理:“走活团队建设这盘棋,贵在识人用人。用对一个人,就会走活一盘棋;用错一个人,就会挫伤一大片。我们用人的标准就是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看发展。”
其实,贾振禄做的比说的更让人拍手称快。他的话刚撂下没多久,议论副团长赵恩顺的人就找上门来。当时,这位副团长正负责营建战士宿舍楼。来人喋喋不休地编排赵恩顺如何利用工程捞好处,说得有鼻子有眼。可没等讲完,就被贾振禄截住话头,狠狠地剋了一顿。因为按预算,上级只拨给工程总造价80%的基建款,余下的部分由本部队自筹,而赵恩顺副团长只用上级下拨的基建款就把工程承包出去,弄不好还得倒贴,怎么还会从中捞好处呢?
在全团连以上干部大会上,他为赵恩顺公开辟谣,“谁再不负责地瞎议,我就出谁的丑。”
事实证明,这项工程荣获全军百佳优质工程和驻地市县的样板工程,赵恩顺为此受到上级的表彰。现在,赵恩顺已升任师后勤部部长。谈起贾振禄来,他说:“有这样的领导,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工作。”
不以个人恩怨为标准
贾振禄胸怀大度。无论当面顶撞过他的人,还是个别场合说闲话的人;或是与他有不同意见的人,他都不计较。
曹玉福,原为坦克二营教导员,在团党委年终总结工作时,他对团长的批评不服气,当场顶撞,搞得贾振禄很是难堪。事后,有人议论:这一下曹玉福提升的希望全完了。然而,不久,在研究干部提拔使用时,团长贾振禄第一个提议,根据曹玉福的文字能力和擅长机关工作的特点,提升为政治处副主任。一年后,作为政治处副主任的曹玉福又入校深造。
机关一名参谋,业务很熟练,但作风有点稀拉。一天晚饭后,二人相遇在办公楼前。贾振禄便直截了当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希望他加强作风培养,为机关树个好形象。岂料,这位参谋认为自己在团长心中挂号,进步肯定无望,便背后编造了一些毫无根据的话到处散布,损害团长形象。贾振禄得知后,主动找这位参谋平心静气地进行交谈,消除误解。后来在研究这位参谋提升时,贾振禄又首先谈到的是这位参谋的优长。贾振禄的所言所行,令这位参谋感动不已。
贾振禄秉性耿直,说话快人快语,但在用人问题上,从不因自己是一团之长就独断,而是主动同党委书记及其他“一班人”交流意见,统一对每一个干部的看法,不在用干部时发生争吵,尽力把不同意见解决在平时的培养之中。这些年,这个团出团职干部最多,推荐出去提拔使用的干部也最多。
不以小处论短长
贾振禄用人,细致入微,恰如其分,善用某个人的整体之长,某个人的专业之长,某个人重大工作中之长。
苗让是全团公认的“老黄牛”,能吃苦、人厚道,但办事不太灵活。当了几年营长没动静,许多人觉得他提拔“没戏了”,其实,贾振禄正积极建议让苗让出任技术处长呢。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在技术处长的位置上,苗让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个团的技术工作连续4年被评为师先进单位,装备管理受到总部的表彰,为全团出色完成军事训练和野营拉练等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现在他已被提升为分管技术工作的副团长。(附图片)
图为团长贾振禄(右二)和干部在一起。宋建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