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迟到的特别奖励——记哈尔滨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王云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21
第7版(党的生活)
专栏:平凡岗位上的共产党员

  迟到的特别奖励
——记哈尔滨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王云锦
李可人何乃春厉余
齐齐哈尔市殡仪馆内,上千名送葬人正在举行追悼会,逝者叫王云锦,生前是哈尔滨铁路局工业处齐齐哈尔电力机械厂厂长,1986年离休,终年65岁。
追悼会上,工业处领导宣读了《关于向离休干部王云锦学习的决定》和给予两万元特别奖励的决定。一个离休已10年的老厂长,直到死后才给予他奖励,这是不是太迟了?
工业处党委书记黄春来解释说:王云锦只求奉献、从不索取,这两万元特别奖励也非他生前所愿,只能在他去世后才能实现。这样做,一是要继承和发扬老厂长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二可昭示公众,党和人民不会忘记那些为我们的事业作出贡献的人。
王云锦自1966年担任电力机械厂第一任厂长到1985年离休,19年间,使这个厂产值、厂房面积增长了10倍,他本人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齐齐哈尔车站东面有个叫“东湖”的地方,原是齐市几家大工厂废水排放地,方圆一平方公里,水深1.5米,野草丛生,臭气熏天。电力机械厂要扩建厂房,没有地皮,王厂长看中了这个地方,拿出了填平“东湖”、扩建两个分厂的建议。这个建议虽然得到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在工厂内部却遭到众多人的反对。那时,厂子的经济效益刚有起色,要填平“东湖”,需要几百万元。王云锦多次召开中层干部和全厂职工大会,力排众议,讲明开发“东湖”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大事,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他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在齐腰深的污水中搞勘测,到建筑工地联系残土。全厂400多职工轮流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奋斗了两年,终于填平了“东湖”,不但建起了两个十余万平方米的分厂,还引来十几家工厂、四所学校、两千多户居民在东湖落户。追悼会上,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工人深情地回忆说:当年,如果不是王厂长敢为天下先,带领我们艰苦创业,东湖至今说不定还是个臭水泡子,他领着我们置下这么大家当,奖励他两万元,不多。
电力机械厂的三位后任厂长介绍说,王云锦为了使工厂生产有后劲,曾下大力气为企业培养有用人才,不但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图书馆和标准化教育室,高薪聘请大学教师兼职任教,还向哈工大等高等学府派出30多名工人进修深造,这些人现在不但成为企业骨干,还有的成为企业领导。人们说:王云锦是个敢花钱会花钱的领导,但他对自己却异常吝啬。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李曼军回忆说:王厂长在任19年,从没用公车办过私事,没利用职权为子女和家属安排过工作,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1985年春,为了开发新产品,他带领两名技术员南下搞调研,当时,有人向他建议,快要退休了,应该借这次公出机会好好玩一玩。结果,王云锦南下二十几天,日夜兼程,跑了十几个城市,走访了40多家工厂,回厂后,拿出一份十余万字的调查报告,为工厂日后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钢窗生产基地,打下了理论基础。据和他同行的杨春生介绍:和王厂长一起出差,不但没有时间游山玩水,也没有时间逛商店,还要吃最简单的饭菜,住最便宜的旅店。一天,他陪同王云锦去江阴一家乡镇企业考察,那里不通火车和客运汽车,别人劝他乘出租车去,王云锦说啥也不肯,最后只雇了两辆自行车,坐在货架子上跑了30里路。路上,他语重心长地对杨春生说:咱们办企业,既要算大帐,也要算小帐,咱们辛苦点,省下钱多培养几个大学生,多盖几户职工住宅,不是更好吗。电力机械厂的第二任厂长程嘉梓回忆说:我接任后曾经查看了财务帐,发现老厂长报销的差旅费是全厂最低的,宿费从没超过10元钱。一位当年的会计主任感动地说:王厂长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厂的非生产性支出省下了何止10万、20万,奖励他两万元,太少了。
王云锦生前得过很多荣誉称号,但他从不接受物质奖励。
他的这一生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