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我还是喜欢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22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我还是喜欢农村”
刘爱成
金秋时节,广袤的美国中西部平原到处一片金黄。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除了收割机在缓缓移动,极少看到农人。
陪同我们访问的衣阿华州农业官员比尔指着车窗外的庄稼说,高的是玉米,矮的是大豆。他还告诉我们,衣阿华介于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之间,多为一马平川的平原,土黑肥沃,适合于种植玉米和大豆,是美国的主要农业州之一。
说话间,汽车在一个普通农家门口停下,这家院子很大,一群白鹅在舍前啄食,对面的猪圈里不断传出猪叫。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30来岁的农妇。她穿着朴素,满脸憨厚,鞋上还粘着泥土,看我们这么多外国记者,她只是腼腆地冲着我们微笑,不知说什么是好。
她叫利恩·萨特,是这儿的女主人。她的丈夫今天不在家。这时两个小男孩向我们走来,利恩说他们是她的儿子。利恩还有公公婆婆,但不住在一起,不过土地是合着种的。他们的种植面积总共有2000英亩,每年种的全是玉米和大豆。由于地多人少,主要靠机械作业。家里有联合收割机一台,播种机两台,拖拉机4台,另外还有封闭式货车和小卡车。
利恩说,这些农机都非常昂贵。农民们通常是靠抵押贷款来购置农机的,一般需要7到10年才能还清。正是为了共同分担农机费用和充分利用农机,他们才和公婆一起合种。
由于这里主产大豆和玉米,饲料充足。这里的农家大多饲养猪、牛。利恩和婆婆总共饲养了300多头牛和上千头猪。我们来到猪圈旁,发现这里的养猪方法与中国的十分相似。利恩说,她饲养了80头母猪,每头母猪每年生产两次。一头肉猪9个月就可以出售。
我问她这么大的农场,年产玉米220万升,大豆91万升,还有这么多的家畜,一定很富有。她摇摇头:每年收获之后,偿还农机、化肥、农药贷款,再付庄稼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机械修理保养费、水电费,还要上交个人所得税和地产税,留下生活费和日常家用,七扣八扣,最后所剩不多。
住宅的右边耸立着几个高高的粮仓,烘干机正在烘干。利恩说,由于刚刚收获后的粮食价格比较低,所以这里的农民通常在收割后并不急着去卖粮,而是把粮食放在仓库里先贮存起来,等到价格好时再卖。她说她家里已经安装了电脑,并与有关方面联网,可以随时掌握国内外市场行情,如果哪个地方受灾减产或是市场出现紧缺,她就可以立即将储存的粮食卖出去。
利恩十分勤劳。她说丈夫主要在地里干,她主要操持家务和饲养家畜。“我每天6点钟起床,首先是准备早餐,然后是喂猪喂牛喂家禽。早饭后,打扫猪牛圈,农忙时还要到地里帮助丈夫一起干。有时把中午饭也带到地里吃,一直到天黑才收工,也不像城里人那样有星期六和星期天。”
冬季地里是闲了,可是这些猪牛家畜还得管,所以一年到头不得闲。“我打嫁到这里12年,直到前年才第一次带两个孩子出去度了一次假,时间是一个星期。”
记者们为之感动,并问她这么累,又没有多少钱,还当什么农民,不如去干别的。她说,这种想法也确实有过,她的弟弟和小姑子都离开了农场,许多农民的后代,尤其是年轻一代不愿意继承父辈的农场,而到城里去找职业,农民在逐年减少。“不过我还是喜欢农村。虽然在城里有份职业,既有固定收入,又有节假日,更不用担心自然灾害。可是却要受公司约束,看老板的脸色,工作也不一定稳定、长久。农村虽然比较累、脏,但生活自由,我自己就是老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尤其是现在新科技进入农家,农场管理更现代化。有的农场除了使用电脑,还使用卫星技术掌握农业信息、资料。这给农民带来新的希望和前途,使一些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又重返农村。因此,我这辈子不打算改行”。她摸了摸儿子的头补充道:“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也能留在农场。”
我们问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希望。她想了好一阵子说,只是希望自己能干净、整洁一点,每天干农活全身都很脏。(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