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本报评论员
关于张家港,有这样的故事:
有两位姑娘在苏州城逛街,边走边吃桔子。桔子一瓣一瓣送进嘴里,桔子皮则一片一片送进套在胳膊上的塑料口袋。苏州人说:“这肯定是张家港人。”上前询问,果真如此。
合兴镇党委书记季颂元身患胆结石、胃溃疡,长期带病外出接洽业务。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把自己的手术时间选在除夕之前,春节刚过就戴着绷带回到工作岗位。一位台商在合兴镇连续办了7个合资项目。问其原因,他说,这里的人像个干事业的样子,同他们打交道放心。
在张家港,看不到垃圾杂物,听不到污言秽语,见不到袒胸露肩的行人,更看不到打架斗殴的现象。连小学生都能信手写出“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这种现象,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张家港的形象”。由此可见张家港人的素质,张家港人参与两个文明建设,参与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自觉性、责任心、使命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轰轰烈烈事业,每一个志在振兴中华的人都责无旁贷,每个人的作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了,积极参与了,事情就好办了。如果光有领导者的积极性而没有群众的积极性,没有群众的自觉行动,什么事都办不好。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改革开放时期也是这样。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这句话体现出一种张家港人的自律、自重和自豪。在张家港市,不只是“‘一把手’坚持两手抓”,整个干部队伍层层坚持两手抓,大家既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又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上下齐心合力促进两个文明同步前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这正是“‘一把手’坚持两手抓”的目的和成果。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这句话还意味着,张家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当地的领导同志认为,就经济抓经济,是不懂经济的表现,也抓不好经济。这个认识是很深刻的。而有些地方,一说要搞经济建设,就把政治、把精神文明置诸脑后,有的甚至把精神文明建设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对立起来,只知争投资,上项目,以为只要请客送礼、灯红酒绿,就能吸引投资。要知道,有远见有头脑的外商考察投资环境,不光看“硬件”,也要看“软件”,看人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文化程度、技术熟练程度,等等。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对吃喝嫖赌之类的丑恶现象竟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种短视行为,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按照张家港人的说法,“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即使物质文明取得一定成果,也迟早要发生‘塌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