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交给祖国的答卷——读《黄祖洽文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交给祖国的答卷——读《黄祖洽文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何祚庥
这是一部反映着历史印记的文集。
这一文集记录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位学者对新中国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对新中国的理论物理学所做的历史性的贡献。这一文集记录着新中国的一位爱国者由学生而专门家、而科学院院士这一学习成长而成熟的历程。这一文集,也从一个侧面,一种角度,反映出新中国的一代理论物理工作者对国家事业的热忱、热心及与国家的兴衰荣辱“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情操。
黄祖洽教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土”学者之一。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里毕业的第一位毕业生。1956年任原子能研究所的副研究员,1962年任研究员。这一段简历,在那一时期,亦即科技人员的职称先后被冻结达22年之久的年代里,却是不寻常的。这是因为黄祖洽教授一贯地按着国家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科研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集收集的第一篇论文,《关于氟化氢的一个计算》,是黄祖洽教授在清华大学做研究生期间的学位论文。题目自然是导师彭桓武教授建议的。彭桓武先生的原意是希望用HartreeFock方法求解,但那时是不得了的工作量。因为45年前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不仅没有电子计算机,也没有现在看来很平常的计算器。黄祖洽一想,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毕业。于是他偷偷地躲了起来,花了2—3个星期的功夫,用一种巧妙的变分法将氟化氢分子的结合能近似地求解了出来。彭先生一看他已经做完,虽然和自己的本意不一致,但仍然赞成这一结果!
在彭桓武先生的积极倡导之下,黄祖洽就此提前毕业。
“初出茅庐第一声”!这就是黄祖洽教授在学生时代显露出的才华。
文集所收的第2篇文章,《无限长黑圆柱情形下密恩问题的近似解》和第3篇文章,《关于中子在两种介质中的慢化问题》,是黄祖洽教授为适应国家需要毅然决然转到核反应堆理论工作的两篇成果。黄祖洽本来有志于粒子物理的研究,但是,有远见的钱三强教授一直提醒理论物理工作者要关注国家大事。1955年1月,二机部正式成立,由于急需发展核反应堆的理论,而那时的彭桓武、黄祖洽教授,就率先转入这一领域。
在那一时期,彭桓武和黄祖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许用科学论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工作,就是本文集中的少数几篇文章。但是他们的实际贡献远远超出论文所涉及的范围。在那一时期,他们两位不仅回答了有关核反应堆的理论问题,而且还回答了有关核反应堆的大量实际问题和决策问题,同时培养了大批核反应堆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彭、黄两位都属于物理直观和运算技巧兼优的理论物理工作者。他们知识丰富,对物理问题理解透彻,兼之善于估计数量级,所以,他们两位就在核反应堆工程这一重大科学技术工程方面做了许多奠基性质或开拓性质工作。譬如,有关核材料的临界安全问题,就是核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可靠地并且经济地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不能用理论计算(因为很难进行精确解析计算),又不能用实验测量(因为对象太多,无法一一实测),但是又不能过于谨慎保守(因为这要耗费大量投资),而且还要速战速决(因为往往在现场就要解决)。所以解决这类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是“物理直现”+“数量级的估计”。这是对理论物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大小的一个最直接的“考试”。当然,他们两位出色地解决了这一困难而复杂的问题。
我还记得,1956年,钱三强、彭桓武教授等人组织了副研究员的评级“考试”。黄祖洽报告的就是有关核反应堆理论的若干理论工作。他报告了如何求解柱形铀棒和慢化介质中的中子通量的空间分布和临界尺寸问题。他分别用两种易于近似求解的理想模型做了估计,指出实际情况处在这两种理想情况之间,但由于这两种“极端模型”均得到近似相同的结果,因而他就在实际上解答了有关中子通量的分布和临界尺寸问题。我还记得,许多师长,均高度赞扬了他的工作。尤其是周培源教授十分兴奋,因为中国年轻的物理工作者已开始向尖端技术进军!
黄祖洽教授从事的另一类重要工作,是关于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文集中所收某些论文,即是这方面工作的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许多理论物理工作者纷纷“改行”,而转到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开拓工作。由于这是一个高度敏感性的理论问题,找不到现成的文献资料,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或者说,要从“第一原理”做起,有时甚而要对“第一原理”做某些发展。
黄祖洽当然是上述两方面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当时曾和黄祖洽教授共同工作或在他指导下进行工作的“战友们”,当能回忆出他的这些论文或在后来才整理为科学论文的这些工作,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的贡献。所以,我们今天再读到这些论文时,就倍感亲切,又将那时曾经属于是“同一战壕内的战友们”的心情,带回到愉快的回忆里。
文集中的另一重要部分,是黄祖洽教授近10年来的科学工作,这里有凝聚态物理,如金属氢的理论及制备问题,有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如相变动力学若干问题,还有是他新参与的工作,如有关浸润相变的研究,等等。
文集的编选者希望我能为本文集做“序”。我没有资格来做“序”,但是有责任写下读后感。尤其觉得需要向读者们、后学者们推荐的,是黄祖洽教授毕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个共产党员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的风格……同时,作为科学家,要永远坚持真理,对一切事情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黄祖洽同志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做事的。这一文集,正是黄祖洽教授交出的一份完满的答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