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阅读
  • 0回复

“荼”与“土”——吴冠中先生话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28
第6版(美术)
专栏:画斋撷趣

  “荼”与“土”
——吴冠中先生话印
润雪
细心的观众从画家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中常会看到刻有“荼”字和“土生土长”的印章。说起这两方他珍爱的名印闲章,老画家娓娓而谈:“荼是一种野生的苦菜。荼在古文里也作茶,《尔雅释木》中说:‘槚(古书中指茶树),苦荼也’。嚼荼如品茶,先是味苦而微涩,后渐香酽甘甜。像《诗·邶风·谷风》说:‘所谓荼苦,其甘如荠。’我在29岁时曾用过‘吴荼’做笔名,如今在艺途跋涉已50余载,始终在苦难与孤独中探索东西方艺术融合的道路,深知它的曲折艰辛,磨难是艺术的砥砺之石,荼字恰是我对艺术的一种解味。另外,荼还是一种白色的茅草花。红如火,白如荼,多比喻气势热烈壮盛,我在年轻时就喜欢强烈的艺术,这也是性格使然。现虽已荼首皤然,对艺术的追求仍痴心未泯。”
说到闲章“土生土长”,这位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30年代曾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后留学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老画家感慨道:“取回西天的经,雁归来,在自己民族的土壤上播种形式美的种子。土生土长指人,也指艺术,生于斯,喜怒哀乐诞生于斯,美丑灵感源于斯。我喜爱‘土生土长’这方印,就是希望自己艺术的根永远扎于祖国、人民和生活的沃土中。”此话使我忆起1991年7月17日,法国文化部授予吴冠中先生法国文化最高勋位时,他在致答辞中只说“自己诞生于农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无法”也是吴冠中作品中常出现的一方闲章。“它取自清初画家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之意。”接着吴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曾读过石涛画语录,但只捡得片言只语,最近下决心精读,读通了:“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绘画产生于个人感受,感受不同则表现的画法千变万化,正是‘法自画生’、‘无法生有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