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在朴在根烈士家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2-27
第6版()
专栏:

在朴在根烈士家里
时盘棋
九月底,我来到朴在根烈士的家乡——洗浦郡(新设郡)县里。一所朝鲜人民在战争时期居住的防空洞式的房子,盖在傍山的一个小水沟旁,门前鲜花遍地,流水淙淙,这就是朴在根烈士生前居住的地方。烈士的妻子李玉善,今年四十二岁了,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每天要下地劳动,在家做饭,并且要照顾她那正在上学的十三岁的大女孩淑英和不满三岁的小女孩福顺。她家今年种了一千坪(三百六十坪等于中国一亩)玉蜀黍和五百坪左右的荞麦,还种了一些蔬菜。
朴在根烈士为抢救志愿军伤员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以后,烈士家庭立即受到志愿军、朝鲜政府和人民的帮助和关怀。驻在烈士家乡附近的志愿军部队,经常到烈士家里来慰问、献旗、献花、献礼,帮助烈士家里生产和解决一切可能解决的困难。十月九日,志愿军某部决定给烈士家里盖一座新房子。副排长李财章带着十八个战士紧张地劳动了不到两个星期,就把一座长十二公尺宽五公尺多的房子盖好了。房子共分三间:左边是灶房,右边是客室,中间是卧室,卧室里修的是朝鲜式的通炕。门前用木板铺起了走廊,房前还用篱笆围了个长方形的院子。比起原来那间直不起腰的破旧房子,这要算很好看很舒适的住宅了。
为了表扬烈士的伟大精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授予“一级国旗勋章”,朝鲜人民骄傲地称他为“朝鲜的罗盛教”,里人民委员会经常派人到他家去看望,解决烈士家属的困难,村里的人也非常关心他家的生活。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是在十月十三日晚上,我们已经睡了,忽然,外边一阵唱歌和吹口琴的声音把我们吵醒了,翻译同志告诉我说:“这是村里的民主青年同盟的盟员送柴来的,他们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来了。”我看了看表,已是午夜十二点。另一次,当我和烈士的妻子一起到她地里去的时候,她对我说,这些地都是村里人民帮她种的,田里的草也是学生们替她拔的。村里的人常常放下自己的事,尽先帮助她。这次志愿军给她盖房子,不会做朝鲜式的门窗,于是村里的两位木匠金奎星和李泽烈,就自动放下自己手头的活,赶着给她家做了五个门三个窗子。
洗浦郡人民委员会为了永久纪念朴在根烈士,特成立了“朴在根生产班”,一共十三个人,选出
“三级国旗勋章”获得者金智九为班长,因为他是在朴在根生前,和朴在根共抬一个担架同时负伤的。金智九对我说:“我亲眼看到了朴在根同志为抢救中国人民志愿军伤员而牺牲了,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使我非常感动。我一定要向他学习,把生产班领导好,保证今后在国家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朴在根同志。”
十月二十四日,志愿军某部政治部主任范阳春同志来了,亲自把上写“朴在根烈士之家”的金字红匾献给烈士的家属。这块匾就挂在这座新房子当中一间的门楣上。接着,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也来了,慰问团第四总分团张志一副团长代表中国人民向烈士家属献花、献礼。
十月二十七日,是朴在根烈士牺牲一周年的日子。这天,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朝鲜人民军代表,还有洗浦郡和县里的人民委员会代表以及烈士家属一起来到烈士墓前,按照朝鲜的风俗习惯,举行了隆重的祭典。
现在,朴在根烈士的家属已经在新建的家园里开始了新的生活。玉蜀黍也打下来了,过冬的粮食、柴草都准备好了。我在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月,我深深为烈士家属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所感动。
(附图片)
志愿军战士帮助朴在根烈士家属盖新房子。
(解放军画报时盘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