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戒“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3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戒“逸”
卫晋
最近看到几份重大经济犯罪的案例,在分析某些领导干部堕落的原因时,几乎都提到“好逸恶劳”、“贪图安逸”是他们走向罪恶深渊的开始。这一点,非常值得深思。
尽管在各种辞典里对“逸”的解释不过是“安闲”“休息”,但一旦它和“好”与“贪”联系起来,便成为一个人的品行问题,成为人们所不齿的恶习。特别是身负重任的领导干部,如果贪图安逸,轻则不堪信用,重则身败名裂,甚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这个问题暴露得越来越突出。“逸”之为害可谓大矣哉!
其实,好逸恶劳、贪图安逸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所深刻认识。相传由孔子选编的上古时代的典籍《尚书》中,就有一个《无逸篇》,告诫为政者不可贪图安逸。那是周公在总结前朝兴亡原因时的一番痛切之语。其中,周公深嗟永叹,反复叮咛“君子无逸”,“不敢荒宁”,概括起来是:无逸则天命归,逸则天命不永;无逸则人心顺,逸则人心怨诅。而且他分析贪图安逸的根源是“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脱离劳动,脱离人民。三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够有这样的见识,实属难能可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个人要自立,都离不开艰苦的劳动(当然是广义的劳动)。纵观世界历史,无一不是成由辛劳败由逸。逸则奢,奢则腐,腐则废。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崇劳、颂劳,以劳为美;鄙逸,戒逸,以逸为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的这句至理名言,可以说是对一切事业兴废成败的精辟总结。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领导人民搞革命、搞建设,都是依靠艰苦奋斗,并坚持不懈地同一切贪图安逸的思想行为作斗争。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需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负重前进的精神,千万不能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自我放纵,“惟耽乐之从”。我们绝大多数干部做到了这一点,才出现了今天这样的大好形势。但是也无庸讳言,这些年来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也开始滋长一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倾向,比如,拈轻怕重,不肯把心思用在本职工作上,习惯于当“二传手”、“甩手掌柜”;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玩物丧志,沉湎于吃喝玩乐、风花雪月,等等。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现象竟然被有些人认为是“活得潇洒”、“活得滋润”,相反地夙兴夜寐、埋头苦干的同志,反而被认为是“活得太累”、“活得太不值”。这种劳逸观的颠倒,对人们的腐蚀作用极大,最容易使人解除对各种腐朽思想侵袭的警惕,不知不觉误入歧途而难以自返。
可能有的同志认为,以上的观点已经过时,不合世界潮流。其实不然。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贪图安逸、享受也是为正派人士鄙视的。一位美国学者曾告诉笔者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企业家突然将其在某银行的存款全部取出,不久这家银行倒闭了。许多人问女企业家为何有此先见之明,她回答说:在一次宴会上打牌时,发现那家银行总裁的指甲修得特别漂亮,引起了她的警觉。她认为一个男银行家竟然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美容院里,说明他已经没有多少事业心,不值得信赖了。此事听来似乎有点极端,但确发人深省。
应该看到,在因经济犯罪而受到党纪国法制裁的干部中,有些人过去工作并不错,也曾为党和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只是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由逸入奢,最后成了“糖衣炮弹”下的牺牲品。这是非常沉痛的教训。为了自警、自励,建议大家都把“戒逸”二字常置案头,作为座右之铭,稍有懈怠,就提醒自己:“君子无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