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深圳沙头角文化生活点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3
第12版(副刊)
专栏:

  深圳沙头角
文化生活点滴
李宜高
颇负盛名的沙头角中英街,把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紧紧连结在一起,人们常用“一街两制”来形容它的特殊性。
在“阶级斗争”的年代,中英街两边的兄弟彼此相见不相认,亲人视若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九七”回归的临近,使“两个世界”的“火药味”一天天减少,而兄弟情谊则一天天加深。其中,文化活动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围绕一年一度的各个传统节日,我们组织两边同胞开展各种文化联谊活动,邀请香港新界沙头角地区社会名流、有识之士过来开座谈会共商建设家乡大计,鼓励他们回家乡投资办厂。1985年元宵节,我们邀请新界沙头角地区乡事会,旅英华侨宋湘如、张欣、李标等100多人在我方碧海酒楼欢度元宵。当我们编写的五句板山歌说唱“一曲高歌赤子心”即席演唱时,宋湘如先生听到“唱了湘如唱张欣,赤子和咱心连心,精忠报国建家园,慷慨解囊献丹心”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率先起立,热烈鼓掌。平时,我们通过邀请香港同胞过来看戏看电影,增进感情;有重要文化活动更不会忘记隔街同胞。有一次,我们邀请全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的最佳男女主角严顺开、达式常、张瑜、龚雪等前来沙头角戏院举行盛大演出活动,我们特地给中英街香港同胞送去100多张戏票。
最富有情趣的还是我们组织的中秋、春节两边同胞的联欢、游行庆祝活动。1986年大年初一,中英街两边同胞欢欢喜喜共同举行民间艺术大游行,由麒麟、狮子、渔灯、秧歌等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艺术队伍游经中英街时,给街两边群众拜年。引人注目的麒麟舞由中英街对面的香港小伙子舞头,我方老艺人扯尾,两人配合默契,麒麟舞得活灵活现。中英街两边同胞同唱一支歌,同舞一条麒麟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感情的沟通是政治思想、经济交流的基础。为此,我们集中抓了两边同胞共同关心的沙头角传统节日渔灯舞的挖掘整理工作。我们先后组织了文艺骨干力量深入到沙头角的海港渔村及中英街对面新界菜园角、新楼街等地进行调查访问,找当年舞过渔灯的老艺人谈心,对渔灯的起源、道具制作,乃至表演程式等都作了较详细的搜集整理。年逾花甲的老艺人观生叔亲自给我们作示范,手把手教我们排练。钟保先生还亲自到香港新界请当年扎过渔灯的师傅为我们制作渔灯道具样本。在两边同胞的大力支持协作下,使失传20多年的沙头角渔灯舞又重新与观众见面,渔灯锣鼓一响,不分政治信仰,不分内地新界都自动围拢起来,会场内外荡漾着一片亲情、乡情。
山歌是群众喜闻乐听的乡音,同样能唤起游子的爱国爱乡的热情。沙头角历来是山歌之乡。50年代,沙头角地区有一位名噪一时的山歌王叫薛欢带,他曾代表广东出席过全国民歌演唱会,中英街两边同胞都十分爱听他唱山歌,可是薛欢带自60年代就移居香港。我们想办法在香港找到了薛欢带并动员他回沙头角重登歌台。趁一年中秋节,我们以他为主组织了一次山歌擂台晚会。演出当晚,中英街对面的新界群众六七百人早早赶到歌场等候听歌,薛欢带圆润、明亮的歌声牵动着街两边同胞赛歌。平日游戏机室、电影、图书、举办美术书法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在创造“九七”回归的大团圆的感情氛围。
开放改革以来,沙头角已有200多人从香港回来定居,在家乡盖起了小洋房。我们把这些事例写成报道,拍成电视,编成山歌,进行广泛宣传。香港文汇报还用套红大字标题将“游子重返沙头角”全文转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