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大别山花红艳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4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大别山花红艳艳
本报记者杨柏青
由于历史的和自然条件的种种原因,“老区”,向来是“贫困地区”的代名词。然而,日前记者到湖北省黄冈地区采访,心情为之一亮:这个著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不仅经济上拉开了腾飞的架式,精神、文化的鲜花更是别样红艳,馨香诱人。
一多家乡多才子
山多地少的浠水县,是一方并不富饶的土地。在农业学大寨的年月,这里出了一个堪与大寨媲美的十月公社十月大队。当年,湖北省的口号是“学大寨,比十月,超纲要”。但结果却是这里山水少了,梯田多了;绿色少了,黄色多了;甜蜜少了,苦涩多了。历史上,这里出过明代文学家、状元郎陈沆,明朝末年,还出过一位宰相姚明公,出过晚清进士、民国政治家汤化龙。最著名的,是出过现代著名学者、诗人、爱国民主人士闻一多。一多先生学贯中西,留下不朽的诗集《红烛》。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不朽的红烛精神。他为民主奔走的喊声,如今已化为浩荡的春风。
闻一多先生已远走了,闻一多热爱的文学事业,却在这方土地后继有人。该县县委宣传部长周清明向记者介绍,该县现有文学社团10余个。它们活跃在城乡,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提高了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质量。“乡风诗社”、“清泉诗社”、“年轻人文学社”、“一多文学社”、“浠河文学社”……一朵朵山花,散发着缕缕幽香。
在离开该县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乡风诗社社长巴岸请记者为诗社社员讲课,记者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稚嫩而聪俊的小脸,心里涌出一股难以言状的喜悦。陪同采访的地区文化局童建生科长介绍,黄冈地区全区的文学社团达108个。文学社团正成为作家、诗人的摇篮。
基层文化站,举着文化的火把
记者来到麻城市闵集乡文化站,看到的是一派祥和生动的景象。一排整洁的房舍矗立在原野,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农村。“闵集乡文化站”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这个1991年特大洪灾过后建立起的文化站,融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电影放映、板报宣传于一体。它不仅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也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用市委宣传部长周新的话说,是每月有活动,每季有“新招”。文化站在引导乡亲科技致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位于大别山区腹地的英山县石头嘴镇文化站,是该县最早建立的文化站。这个山区文化站现有两院一场:影剧院、露天影院、露天游艺场;七室二厅:摄影室、科教室、图书室、文印室、游乐室、工艺美术品展览室、办公室、舞厅、录像放映厅;两队一厂:电影队、录像队、竹刻艺厂;两店一部:文化商店、水电器材商店、饮食服务部。可谓门类齐全,应有尽有。
该站的业余黄梅戏团在大别山更是享有盛誉。十几年来,这个戏团串县走乡,把文化和欢乐送进僻远山区的父老乡亲的生活,送进他们的期待和渴望。经费极度紧张,他们就“以文补文”,通过各种手段的创收,弥补活动经费的不足。
“大别山老区的穷困,主要的还是知识的穷困。人的因素是决定一切的因素。”黄冈地委委员、麻城市委书记陈定国的话令人思索。
据了解,黄冈地区现有乡镇文化站191个,文化站总面积达65148平方米,从业人员441人。文化站高举着文化的火把,照亮的是大别山区喜人的明天。
人文资源,也是一种精神资源
黄冈地区辖黄州、麻城、武穴、浠水、英山、蕲春、罗田、黄梅、红安等九个县市。贫困的物质,富饶的文化,是这个地区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踏步前进,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记者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种令人激动的“名人现象”。李时珍的故乡蕲春县,李四光的故乡黄州市,闻一多的故乡浠水县,毕升的故里英山县,董必武、李先念的故乡红安县……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一串串动人的传说,动人的骄傲和向往。
蕲春县紧紧抓住京九铁路建设的契机,抓住几条高速公路横穿境内的有利形势,利用李时珍故里的优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使“李时珍国际医药节”成为招商引资的窗口。
浠水县是有名的“记者县”。浠水籍的散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记者总数已逾百人。该县利用闻一多这面旗帜,把爱家乡、爱故土的记者们发动起来,请他们献计献策。
红安县是有名的“将军县”,从这里走出了数百名共和国将军。仅1955年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达263名。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他们请老同志讲传统,谈政策,牵线搭桥。
“人文资源,也是一种精神资源,而精神资源,是能够转化为物质资源的。”湖北省委宣传部李宏光副处长这样评论。记者了解到的事实是,大别山区丰厚的人文资源,正成为老区人民建设家园的一种巨大的凝聚力,成为他们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