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希望”之路——看京剧《黄荆树》的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4
第12版(副刊)
专栏:

  “希望”之路
——看京剧《黄荆树》的演出
何祚庥
京剧《黄荆树》的演出,是京剧反映现代生活、反映山村教育一次成功的尝试。
《黄荆树》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有戏”,有人物之间的认识、性格和感情上的冲突,而又比较准确、完善、恰如其分地处理了这场冲突。山村的家长们不愿让孩子们上学,做为支部书记的郑爹下令:“我宣布,从今天起,哪个学生伢没有来上学,我让他家杀猪出谷,拆屋下瓦!”这当然是“强迫命令”,但山村的群众,包括观众却报以会心的微笑,理解着这一“强迫命令”。贵儿妈恐怕贵儿受了委屈,因而演出了一场“闹学”,这当然不同于“春香闹学”,然而仍是一场有兴味的“闹学”,这表现了“治穷”先要“治愚”。女学生秀秀和杨波“争、让”棉鞋之间的冲突,秀秀感到老师秦秀云真挚无私的爱,而情不自禁地叫出了一声“妈”,这些场面感人至深;至于主抓教育的支委郑昌生在了解到女教师对发展山村教育的一片红心后的“赔情”的场面,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赔情”,至少这不亚于廉颇对蔺相如,或魏绛对程婴的“赔情”。
《黄荆树》之所以成功,还因为有创新。戏剧场面的切换有创新;以京剧特有的节奏和舞蹈形式表现的村民们的劳动场面有创新;广大村民们举着火炬寻找晕倒在山沟里的女教师的场面有创新;至于秦秀云感情充沛的大段唱腔,小杨波清丽自然的唱段,在场次切换过程中胡琴或乐队的集体合奏等等,都有不少创新,而又不失为“京”剧。
《黄荆树》之所以成功,当然还离不开演员的成功的表演。王蓉蓉一向以音色优雅,善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抑扬顿挫的唱工见长,在《黄荆树》里,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至于陈俊杰饰演的郑昌生,刘畅饰演的小杨波,朱强饰演的郑爹,都能体现出各个人物的个性,而且都有很好的唱段和表演。《黄荆树》当然是突破了传统京剧的范式的,但从观众看起来却仍然是姓“京”。这和演员们善于汲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华有很大关系。当然,盛和煜的编剧,宋捷的执导,是充分注意到了在京剧的创新过程中这一继承和突破的辩证关系的。
观众的反映无疑是积极的。这里有年轻观众,甚而包括小学生。他们鼓掌,他们欢笑。当然,这里也有像我们这些看了几十年京戏的常年在剧场门口等候着退票的老观众。
《黄荆树》是一台好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觉得现有的演出的本子在情节上还有可斟酌的地方,如秦老师不愿老支书公开她与杨老师的关系,这一情节是造成秦秀云和郑昌生产生冲突的一个重要细节,应有更清楚的交代。
此外,《黄荆树》应该更自觉地与“希望工程”挂钩,或干脆将剧名更名为《希望》。因为中国的“希望”,确实在教育,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在教育,尤其不能忘记偏僻山村里的教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