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公众与科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学普及,是科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理解科学,就是理解智慧与理解幸福
公众与科学
张开逊
科学普及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近代科学出现以前早就存在的事实。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被公众理解的程度。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成就,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学普及发挥作用的。人们喜欢用重大的科学发现——火的利用作为文明的开端,把工具、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方面的进展作为时代的特征,依次产生和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的词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以及后来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和信息时代。
探索是科学的生命,而普及则是科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们喜爱科学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它能迅速成为一种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普及是科学的力量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智慧的科学思想,但其中很多都没有在文明的历程中留下印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们不能普及或没有普及,它们不能被公众理解。公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他们只参与和支持自己能够理解、并且认为重要的事情。
在科学的启蒙时期,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是自发和自然进行的。那时的科学活动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很容易判断它们的价值,接受它们,利用它们。17世纪以后,近代科学在欧洲出现,科学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语言、符号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词汇和逻辑,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共同体,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然而,在那个时代的巨匠心中还是惦念着使科学不要脱离公众,使公众理解科学,他们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深刻的科学思想。
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是与人类的科学活动相伴而生的。在人们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的时候,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仍然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通过模仿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商品的流通,通过旅行和交往,通过战争和贸易,科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它的发祥地逐渐传播到其他的地方,由学者的书斋、工匠的作坊扩散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是这种自发进行的科学普及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是一种缓慢而且极不完备的进程。
科学普及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生命历程的3/4以上要从社会获得知识。科学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只能企盼来自社会的科学教育去实现自己的知识更新。
今天,科学普及问题尖锐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因为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它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自身的幸福。然而它却远远离开了人们的常识,单凭经验和直觉,即使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人也难以准确理解今天的科学和它所引起的变化,人们难以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背景中判断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功能和认识的相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思考,把它看作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一种新的挑战。
社会的科普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面向社会的科学教育会在人们身上产生最直接的社会效果。在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时候,不仅要看学校教育发展的程度,还要看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进行的广度和深度。
当今,生产劳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劳动者单靠体能和常识越来越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科学普及活动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影响着科学劳动社会化的程度,从而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科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使人进取的重要精神因素。科学还拥有如此惊人的特点:它从不提出道德的目的,但同时却导致道德。当人们真正科学地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理智地思考面临的严峻现实,理性精神和规律意识容易把人们引向高尚的境界。
科学观念的普及,同时在很深的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受科学之美,欣赏自然的奥秘,体验创造的快乐。
时代向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科学家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思考科学事业,在进行科学探索的同时,保持对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热情。
一切重要的事物都需要一个逐渐被认识的过程,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也不例外。科学普及工作取得的成就,不像发现了一个金矿那样令人欢欣鼓舞,但它对人类的意义更为深远,给社会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这种有形的财富。由于忽视科学普及而造成的损失,也不像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那样令人触目惊心,但是它所产生的危害会远远超过这种有形的损失。它是一种需要全社会深情关注、协同努力的公益事业。
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困难有时也来自科学共同体内部。
一些科学家认为它和科学事业本身无关,对它缺乏热情,不愿意承担义务。实际上,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能够为科学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有助于造就更多的优秀科学家。牛津格言中讲到:“所谓专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是面对越来越窄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在现代科学中,不同领域的交叉常常出现新学科的生长点,多学科互相渗透常常导致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视野狭小知识单一的专家会经常被拒之门外。科学探索是一种有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但这种影响要成为现实,必须得到公众的充分理解和有效支持,科学家本人往往是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
由于社会分工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公众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但是公众可以理解科学的基本事实,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科学的求实与探索精神,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的潜力与局限。公众都成为作曲家是困难的,但可以欣赏和享受音乐,可以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做一个科学家是不容易的,但公众同样可以充分地理解和享受科学。(附图片)
张开逊系机械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明家协会副会长。他长期致力于传感器研究,发明了新型温度传感器、呼吸传感器、微震动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大奖等8个国际发明奖,同时他还热忱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图为张开逊研究员正在做传感器实验。
杨武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