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从诺贝尔奖揭晓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探索

  从诺贝尔奖揭晓谈起
庆承瑞何祚庥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揭晓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由两位教授分得:斯坦福大学的M·帕尔教授,加州大学的F·瑞纳斯教授。M·帕尔教授是因1974—1977年间发现τ轻子的工作而获奖;F·瑞纳斯因和克·柯万教授(已故)在1953年—1958年间共同研究反β衰变,从而实现了对中微子的直接探测而获奖。这两项工作是早在20年前,甚至是在40年前所进行的工作,人们会问,为什么这两项工作会得奖?为什么这两项工作要在20年或40年后才得奖?
τ轻子的发现为什么会得奖?主要是因为这一发现打破了轻子和强子只有两“代”的观念,揭示出粒子家族中还可能存在第三“代”的轻子和强子。关于反β衰变即意味着人们第一次检测到由中微子引起的粒子反应。
τ轻子的发现和中微子的发现,当然是第一流的科学工作,完全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我们也还要看到的是,在帕尔和瑞纳斯的前面,还有未能获奖的先驱者。
帕尔发现τ轻子的工作是在1974—1977年,但是早在1971年,就有理论工作者指出,有可能从一对正负电子对撞生成一对正负τ轻子的反应中找到τ轻子。在这方面工作做得最详细并最有成效的是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工作的蔡永赐教授。
瑞纳斯和柯万的工作也有先驱者。早在194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就提出,利用电子被铍—7原子核所俘获,生成锂—7,放出一个中微子的核反应,并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锂—7核的反冲的检测,就可以判断自然界有无中微子。1942年,J·阿莱教授根据王淦昌的建议,曾在云雾室里观测到锂—7的反冲,到了1952年,在R·戴维斯的实验中,就清晰地测到了由电子K俘获的核反应所引起的单色的核反冲。所以,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首先发现中微子的实验,还要提前,亦即要上溯到1941—1952年。
诺贝尔奖无疑是国际上十分重要的奖金,近来一些人提出我国应为争取诺贝尔奖而奋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许多权威人士曾公正地指出,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往往存有某些来自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同样,在比较“公平”的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医学奖里,也不是无可指责。譬如说,在今年获奖的两项工作中,至少先驱者的贡献并不比后继者的贡献为小,华人的贡献并不比非华人的贡献为小。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乃先驱者。又如,在60年代,美国的盖尔曼教授以他建立夸克模型等贡献而获诺贝尔奖,但在他之前,日本的坂田教授早就提出过一个近似于夸克模型的坂田模型。许多日本学者为坂田未能获奖引以为憾。再譬如说,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不仅在β衰变现象的研究中,屡屡开拓新方向,而且是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在实验上的首先验证者。如果τ轻子的发现要归功于实验家而不是理论家的话,为什么在宇称不守恒问题上遗漏了吴健雄;如果发现宇称不守恒规律的首功应归理论家的话,为什么在τ轻子问题的研究上,又忘记了蔡永赐。
诺贝尔奖是值得追求的,但不能说没获奖的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就达不到获诺贝尔奖的水平,更不能认为诺贝尔奖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