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百强榜前的思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0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百强榜前的思索
本报记者周泓洋
编者按:“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活动,是友谊的竞赛,也是激烈的竞争。评百强,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
县,是城乡结合部。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目标。评比,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评比,推广先进县(市)的经验,进而提高全国2000多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全面发展农村,繁荣农村。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看着百强榜,一半欣喜一半忧。喜的是百强县年年各种考核指标分值不断上升;忧的是绝大多数百强县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西部地区有19个省榜上无名。怎么办?是甘于落后?还是奋起直追?答案只能是后者,但也要实事求是,一步一步来。
东部和西部
翻翻3年的百强县评比表,我们可以看到百强县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先看看前十名:
1992年第一届进入前10名的:无锡县、武进县、江阴市、南海市、常熟市、吴县、张家港市、绍兴县、顺德县、萧山市。
1993年第二届进入前10名的:无锡县、江阴市、南海市、张家港市、顺德县、常熟市、吴县、武进县、太仓县、通县。
1995年第三届进入前10名的:锡山市(原无锡县)、张家港市、南海市、顺德市、江阴市、常熟市、吴县市、武进市、昆山市、绍兴县。
3次连续进入前10名的江苏省6个、广东省2个。
从1991年到1995年连续3次进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江苏16个;浙江10个;广东、上海、山东各6个;北京5个;天津3个;辽宁、福建、河南各1个。百强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怎么办?
河南省巩义市是京广线以西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进入百强的县级市,今年参加授奖会议的代表、巩义市市委书记李宗保跟记者聊了半天:百强县的评比结果在人意料之中。按照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中西部地区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这个距离不是一点而是相当大,而且现在是越拉越大。中西部地区怎么发展、如何提高,这是我们应当着力思考的大问题。
是的,百强县中,中西部地区,只有河南省两个县和安徽宁国县,其余的19个省区居然一个没有。
但是,河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江西等地,条件相对于西部地区要好得多,有的甚至比东部这些进入百强的县的条件都好,为什么没有一个进入百强?这的确令人沉思,催人奋起。
百强内和百强外
最关心百强的,是县委书记。徘徊在百强之外的,急于跨入百强;进了百强序列的,一方面担心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还想着能把位次朝前移动,直到进入前十名,或摘取“华夏第一县”的桂冠。曾经进入百强序列又被淘汰的县,则极力想再进入百强。三次百强评选下来,这是大家总的想法。
对于一个县来说,进入“百强”意义重大。曾经有一个外商要投资建一座中型化肥厂,咨询的时候,提供三个政策很优惠的县的名单。外商看了以后说,我不是图一点点优惠政策,我要的是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请给我提供五个百强县的名单。
百强的魅力还远远不在于招商引资上的好处。百强是“综合评估”,评选依据的是每一个县的总体实力。想进入百强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就得努力奋斗,就得锲而不舍,就得高人一筹,当然,评上了,还有一系列的综合效益。
山东省长清县今年10月11日举县欢腾。经过数年努力,该县终于第一次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县长王荣玉高兴得一整天都没有合拢嘴。兴奋之余这位县长向记者吐露了心声:这次能够进入百强序列,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争取下一届还能进入百强,并且把位次往前排。兴奋之余则是担心。王荣玉说:“现在发展很快,各地的干劲很足,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在逼迫着我们不断朝前走。稍微一放松就会掉下队来。”
这种担心当然又成为新的进步开端。
很想找到只进入一次百强县前十名就被淘汰出来的浙江省萧山市和北京市通县的领导,没能如愿。倒是见到几位连续后退的县的领导,除了个别人强调评价指标中有一些对他们不利的因素外,绝大多数都是很诚恳地在检查着自己县里的工作,对比先进找差距 。
辽宁省海城市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洪水灾害,但在百强排行榜上稳坐钓鱼台,连续三届作为东北三省的唯一代表进入百强行列。谈起“百强”,海城市统计局长说:回去以后,我们一定会把海城市这个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附图片)
题图:名列“百强榜”第二名的张家港市,农民过上了富裕生活。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去年已达3600多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9平方米。图为南沙镇东山村新近落成的由百余栋别墅式小楼组成的农民住宅楼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